大腹皮百科

品种搜索

基础信息

别名: 大腹毛,槟榔皮,槟榔壳,茯毛,槟榔衣

药性:

药味:

归经:胃经,脾经,肺经

功效类别:理气药

主要产区:海南、广西、云南等

功效主治

功效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

主治

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5~10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冬、春二季采收成熟果实。

加工方法

剥下果皮,打松,乙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贮藏方法

置干燥处。

药方选录

1.治脚气,肿满腹胀,大小便秘涩:大腹皮50克(锉),槟榔50克,木香25克,木通100克(锉),郁李仁50克(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100克(锉),牵牛子100克(微炒)。上药捣筛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圣惠方》)

2.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疰,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茄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眼15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3.治漏疮恶秽:大腹皮煎汤洗之。(《仁斋直指方》)

药物配伍

1.配白术:白术甘温,补脾益胃,健脾运湿,善治牌虚湿停、胃弱纳少诸证。本品辛温,性善下行,有行气消胀,利水消肿之功。二者伍用。一补一消,消补兼施。补以扶正面助去邪,攻以去邪而益正复,合有健脾助运,疏滞开壅。利水消肿之功。

2.配槟榔:本品行气疏滞,宽中除胀;槟榔行气利水,破气消积作用显著;二药配伍。相互促进,行气消涨,利水消肿,力量倍增。主治气滞水壅,脘腹胀满,水肿脚气,食滞内停,暖腐酸臭等症。

3.配厚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理气宽中,化湿行水作用增强,可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痛等。

4.配木瓜:木瓜酸温,入肝脾经,有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之功。本品温通享散,行气宽中,宣通水道,化湿利水力增强,用治脚气肿满,小便不利,或湿浊不化,腹满水肿。

5.配生姜:相得益彰,降逆止呕消胀除满力量增强,临床用于胎气恶阻胀闷等。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性状】 大腹皮 略呈椭圆形或长卵形瓢状,长4~7cm,宽2~3.5cm,厚0.2~0.5cm。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及残存萼片。内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纵向撕裂后可见中果皮纤维。气微,味微涩。

大腹毛 略呈橢圆形或瓢状。外果皮多已脱落或残存。中果皮棕毛状,黄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质柔。内果皮硬壳状,黄棕色或棕色,内表面光滑,有时纵向破裂。气微,味淡。

【鉴别】 本品粉末黄白色或黄棕色。中果皮纤维成束,细长,直径8~15μm,微木化,纹孔明显,周围细胞中含有圆簇状硅质块,直径约为8μm,内果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8~88μm,纹孔明显。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饮片

【炮制】 大腹皮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鉴别】 同药材。

大腹毛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鉴别】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 5~10g。

【贮藏】 置干燥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