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百科

品种搜索

基础信息

别名: 白豆蔻,紫豆蔻

药性:

药味:

归经:胃经,脾经,肺经

功效类别:化湿药

主要产区:进口,海南,广西壮族

功效主治

功效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主治

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

3~6g,后下。

采收加工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贮藏方法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方选录

1.治疗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2.治疗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上六味,杵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博济方》白豆蔻散)

3.治疗小儿吐乳属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世医得效方》)

药物配伍

1.白豆蔻配伍陈皮、半夏:白豆蔻温中化湿;陈皮理气健脾;半夏燥湿化痰止呕。三药合用有理气健脾、化湿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浊中阻之胸腹满闷、泛恶纳呆、呕吐泄泻等。

2.白豆蔻配伍厚朴:白豆蔻辛散,温中化湿;厚朴苦降,行气除胀满。二者合用,有理气除胀、开胃化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寒湿气滞之脘腹胀满、呕吐不欲食之症。

3.白豆蔻配伍藿香: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藿香芳香化浊止呕。二者合用,可加强温中化湿止呕之力,用于治疗寒湿内阻之呕吐、纳差、胃脘痞满等症。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 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性状】 原豆蔻 呈类球形,直径1.2~1.8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印尼白蔻 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至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呈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多皱缩,内含深红棕色物。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绿色油滴。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红棕色或深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为1列栅状细胞。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方晶。

(2)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含量测定〕桉油精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5: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 原豆蔻不得过1%;印尼白蔻不得过2% (通则 2301)。

水分 原豆蔻不得过11.0%;印尼白蔻不得过12.0% (通则0832第四法)。

【含量测定】 挥发油 取豆蔻仁适量,捣碎后称取30~50g,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测定。

原豆蔻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印尼白蔻仁不得少于4.0%(ml/g)。

桉油精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54)为固定相。涂布浓度10%;柱温110℃。理论板数按桉油精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桉油精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豆蔻仁粉末(过三号筛)约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0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3ml,再加正已烷2~3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微沸,并保持2小时,放冷,分取正己烷液,通过铺有无水硫酸钠约1g的漏斗滤过,滤液置5ml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洗涤,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豆蔻仁含桉油精(C10H18O)不得少于3.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与用量】 3~6g,后下。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