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子百科

品种搜索

基础信息

别名: 野棉花子,空麻子,青麻子,苘实,白麻子,苘麻种子,野苎麻子

药性:

药味:

归经:膀胱经,小肠经,大肠经

功效类别:清热药

主要产区:全国大部分地区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退翳。

主治

用于赤白痢疾, 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

3~9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收获时期的早晚与苘麻的产量及品质有密切关系。多数麻株已结有3~5个蒴果,顶端仍在开花,茎下部叶片枯黄脱落,茎上部叶片也呈黄绿色时,即为收获期。如果收获期推迟,则其纤维粗硬,品质差,各地因条件不同,收获时间也不同。

加工方法

收获时可采用拔割法或镰刀割法2种,拔割下来的麻株,晒1~2 d后打捆,麻叶已自然脱落,然后下水沤麻。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晒干,脱粒。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

药方选录

1.治赤白痢:苘麻子30克。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3g,不过再服。(《杨氏产乳方》)

2.治腹泻:苘麻子焙干,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3.治尿道炎,小便涩痛:苘麻子15克。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4.治腰痛眼疾,乌须黑发:苘麻子(去壳)1斤,白军姜120克。共为细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空心黄酒送下,以干物压之。(《鲁府禁方》)

5.治乳汁不通:苘麻子12克,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6克。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药物配伍

1.水肿,小便短少:配茯苓。

2.麻疹:单味水煎服。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三角状肾形,长3.5~6mm,宽2.5~4.5mm,厚1~2mm。表面灰黑色或暗褐色,有白色稀疏绒毛,凹陷处有类椭圆状种脐,淡棕色,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子叶2,重叠折曲,富油性。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有的分化成单细胞非腺毛。下皮细胞1列,略径向延长。栅状细胞1列,长柱形,长约至88μm,壁极厚,上部可见线形胞腔,其末端膨大,内含细小球状结晶。色素层4~5列细胞,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胚乳和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和糊粉粒,子叶细胞还含少数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苘麻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甲酸(3:1:0.5: 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1%(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 不得过7.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

【性味与归经】 苦,平。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翳。用于赤白痢疾, 淋证涩痛,痈肿疮毒,目生翳膜。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