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康美中药网整理 2021-04-14 09:37:26

白蔹是传统常用中药材,其味甘,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疼、消肿 的功效,多用于医治痈肿疮疡、烫伤、扭挫伤、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蔹还具有嫩白肌肤的功效,已作为美容护肤品的添加剂使用。除了药用价值外,白蔹叶形奇特美丽,株形飘逸俊秀,可用来进行墙壁、棚架、凉 廊、 篱垣、 拱门、灯柱、裸岩、假山、树干、屋顶、阳台等垂直面的绿化,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因此,白蔹的种植前景广阔。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白蔹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1.播种

繁殖可采用种子播种或分栽其地下块根的方法。籽播可于10月份采收其完全成熟的果实,去除果皮后进行播种。采用此方法可获得大量的种苗,适宜大面积繁殖,但生长期长,管理较复杂,须2~3年后才能应用。

2.分栽

观赏及小面积栽培应采用分栽地下块根的方法进行繁殖,其优点是成型较快、方法简单、管理方便。可于3~4月份将野外刚刚开始萌芽的块根挖出,根据栽培需要选取后另行栽植。为保护野生资源,挖取时不可全部挖尽,应 留下部分块根使其继续繁衍。

3.水肥管理

白蔹耐旱、不耐水湿,栽植时应选择透水性好、富含腐殖质的肥沃沙壤土。地植的深度以将其块根掩埋为宜,盆栽可根据造型需要,—般以超过块根长度的1/3为好。

白蔹喜阳亦耐荫,耐贫瘠干旱,不择土壤,日常管理简单粗放,只要及时浇水,生长期内每15~20d追施1次稀薄的液肥,即可生长良好。盆栽植株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浇水要见干见湿,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以防过湿造成植株块根腐烂。

若发现植株生长停滞,茎叶萎蔫,块根发软现象时,多半是由块根腐烂引起,应及时将植株挖出检查,如果腐烂的面积不大,可用利刀挖去腐烂部位,涂上少许多菌灵粉剂,晾干伤口后重新栽种。

4.越冬

白蔹在光照充足的环境,叶质肥厚近革质,色泽浓绿光亮,且藤茎粗壮,生长旺盛。而在较隐蔽的环境条件下, 虽然能生长,但藤茎细弱,叶片呈薄纸质,叶色暗淡缺乏光泽,不易开花结实。因此,无论地植还足盆栽,应尽量选择在阳光充足之处。白蔹耐寒,冬季地栽植株可自然留地越冬,盆栽植株则应停止浇水,保持土壤微润, 放在不结冰处即可安全越冬。

5.病虫害防治

白蔹生长过程中较易发生的病虫害。

(1)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患褐斑病后可及时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2)根腐病

常因土壤太潮湿引起。患根腐病后可切除病变部位,涂抹50%多菌灵进行处理。

(3)红蜘蛛

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叶。盆植和庭院栽培的白 蔹患红蜘蛛后宜选用低毒高效杀虫剂速灭杀丁或敌杀死2000~2500倍液进行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