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萆薢百科

品种搜索

基础信息

别名: 萆薢,黄萆薢

药性:

药味:

归经:胃经,肾经

功效类别:利水渗湿药

主要产区: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主治

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9~15g。

采收加工

采收方式

秋、冬二季挖取根茎。

加工方法

除去须根,去净泥土,切片晒干。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方选录

1.山萆薢根茎中所含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还有杭真菌作用(如须癣毛菌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苏联产同属植物高加索薯蓣Dioscorea caucasica对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其皂甙有拟胆碱样作用,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并能升高血糖,对抗小鼠的化学性惊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肠等各种组织的通透性。

2.绵萆薢总皂甙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以高胆固醇(l%)饲料饲养60天龄雄鹌鹑,60天后对照组和绵萆薢总皂甙组血清胆固醇浓度分别为1265±360mg%、1185±167mg%,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8.3%和8.3%,说明绵萆总皂甙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情况下具有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作用。

药物配伍

1.《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2.《本草备要》:忌茗、醋。

3.配益智仁:固涩散寒。

4.配黄柏:清热燥湿。

5.配杜仲: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6.配茯苓:去湿泄热。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气微,味辛、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木化壁纹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生外韧型维管束和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纹孔,细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孔沟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长至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粉萆薢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3.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性味与归经】 苦,平。归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