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高产栽培须做好3个关键技术

药农网 2021-04-13 13:25:55

我们知道中药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更是应用于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或防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材已经应用于疾病治疗与预防、机器制造、食品及保健行业、建筑装饰、服装加工、护肤美容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中药材的质量不仅关系我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关联着社会诸多方方面。

然而,根据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目前中药材种植与传统农业相比,单位面积产值至少可高出1.3倍以上,如果引入了新的科学种植技术,中药材的产出效益会比传统农业至少提高5倍以上。由此可见中药材引入新技术自然地提高了传统农业的产值,也就自然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栽培技术最终目标是生产优质高产的中药材产品

中药材产品首先是商品,商品就自然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其次它也是食品(多数中药材产品主要用于内服),因此要求中药材对人们的身体尽力不产生毒害或者是最低限度的因为治疗的毒害,但是必须要做到可以控制。也就是说中药材不仅要有较高的产量和质量,农药及重金属含量更应应低于对人体构成毒害的限度。所有这些质量标准和要求就是栽培技术的目标,也就是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中药材。

二、栽培技术具有保存中药种质资源的优势

我们首先要对道地药材进行品种和产地登记注册,并严格限制其异地引种和异地产品收购,以保证道地品种的优良性状和产品质量。同时应加强新的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以适应中药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也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潜在资源优势,也必须加强其研究和保护力度。栽培技术的核心是现代科学技术,选育优良性状,培育优良品种,达到提高中药材及其他栽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双重目标。我们还要对大量的野生植物进行人工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达到扩大各濒危物种或稀缺物种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的目的。

三、栽培技术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和整个中药产业

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中药材栽培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经济效益,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直接指标。产量的高低是决定中药材收益的基础因素之一。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商品,对消费者而言质量就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对生产者而言,更高的产量就可以更多的收益。所以,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的双重问题。

栽培技术要具备的特点。栽培技术应该具有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实施细则,不论参与者是谁,什么类型的土壤,不同气候因素的影响,栽培技术必须让上述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具备稳定的条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子都具有不稳定性,相应地栽培技术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栽培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世界中药材栽培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为栽培技术现代化、研究品种多样化、单一品种专一化。栽培技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现代化的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药材产品就无法达到国际产品质量标准,也无法满足现代中药市场的要求,中药材及其相关产业就没有发展前景。栽培技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栽培技术是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影响和控制着中药事业的兴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