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常用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康美中药网整理 2019-12-06 17:44:48

菊花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息风,养肝明目的作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菊花中除含挥发油外,还有胆碱、水苏碱、菊苷、黄酮类及氨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因此一般需经炮制加工后才能入药。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菊花常用的有哪些炮制方法及作用?

一、菊花常用的炮制方法

1.菊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梗叶,筛去灰屑。

2.菊花炭:取净菊花,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菊花常用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二、菊花的炮制性状

菊花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苞片卵形或长椭圆形,舌状花数轮;类白色或深黄色;体轻;气清香,味甘、微苦。菊花炭花瓣呈焦褐色。

三、菊花的炮制作用

菊花在临床上多以生用为主,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目赤肿痛或昏暗,肝风或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炒炭后疏散风热作用极弱,有止血功效。可用于轻症的咯血。但临床少用。

四、菊花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外感风热: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并配伍薄荷、荆芥等品,能清上焦风热,清头目,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等证,如桑菊饮(《条辨》)。

(2)目赤肿痛:常与桑叶、蝉蜕、夏枯草等配伍,能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亦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昏暗证,常与枸杞子、熟地黄同用以养肝明目,补益肝肾,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3)肝风头痛:常与石决明、白芍、钩藤等配伍,可用于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近代亦用来治疗高血压病。

2.制用(炭药)

咯血:炒炭后常与生地炭、银花炭等同用,可用于轻症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