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与薏苡的套种经济效益高

康美中药网整理 2021-04-13 09:28:00

近年来,由于药材套种模式带来的双重经济效益,药材套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但并非所有的套种模式都能达到多产、高产、高效益,组合不适宜可能造成减产、减收。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组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红花与薏苡套种。

一、红花和薏苡的简介及生物学特性

1.薏苡

属湿生或沼泽性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不耐干旱,现分三个品种:早熟、中熟、晚熟。一般早熟品种宜种植在西北部地区,晚熟品种宜种植在长江以南的南方。而中熟品种最适合山东等黄淮的中部地区。

以上是根据其特性来划分的。山东种植薏苡一般在5月地温稳定在20℃以上时播种,苗期40天。抽茎(拔节)16天,孕穗8天,灌浆期60天,全生育期为124天左右,特别是生长中、后期,能较强地耐受沼泽地带来的盐害和潮湿。全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 湿润生苗40天(2)干旱拔节15天(3)有水孕穗8天(4)足水抽穗灌浆60天(5)干田收获加工。所以,薏苡一生中对水分要求大,起码保持土壤湿润是关键。

2.红花

为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茎直立。性喜温暖气候,较耐干旱,并且耐寒,适应性较强。在山东等黄淮地区,秋季播种,初夏收获,属半年生旱生植物。而薏苡在生长习性方面与红花恰恰相反,不但喜湿润的土壤,并且能耐受一定时间的水中生活,最怕干旱缺水,其旺盛生长期是在红花收获后的6月份。所以,红花间套薏苡在生长时间上一早一晚,正适合山东的气候规律,在生长习性方面一旱一涝,完全与湖滩湿地季节性的水旱情况相吻合,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治理的生态系统,为湿地大面积环境水土治理创造了一种较合理并实用的循环改良技术模式。

二、红花与薏苡的套种经济效益高

通过红花与薏苡的套种,可有效循环改良其湿地水土中的环境条件,同时,旱生的红花和湿生的薏苡全面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效元素,从而旺盛茁壮的生长,使湿地的土壤发挥出了最大的产出能力,一年两收,经济效益显著。一年中所产生的效益,按一般产量计算:每亩(667平方米)可收红花商品20公斤,壳薏苡300公斤。

三、红花与薏苡的套种方法

1、红花播种:于秋季9-10月份,待其湿地中的表层土壤稍干燥,能够耕耘时,亩施有机肥50公斤做底肥,耕翻耙匀后(如土壤较湿,可不耕翻)按宽窄行进行播种红花,宽行行距50厘米,窄行行距30厘米,每亩用种子3公斤,生长期间基本不需管理,只是惊蛰前后采用化控技术,以控制其生长高度,或防止后期倒伏。

2、套种薏苡:待4月上旬至5月上旬,红花有花蕾出现时,选择簿壳、出米率高的中熟薏苡品种。为了预防黑穗病对薏苡大面积发生的危害,播种前须经处理,其处理方法:选晴天晒种1-2天,然后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沥干水分,用0.4%的粉锈宁拌种。种子处理后,可在红花的宽行内播种一行薏苡,每亩用种子5公斤。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红花和种子收获后,这时也就进入了每年一度的霉雨季节,滩涂湿地的水位上升,给湿生或水生的薏苡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本不需管理,待9-10月即可收获。

四、套种模式的综合社会效益

由于滩涂湿地每年须经过淹水期和落干期,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据科学研究分析,一般湿地在淹水期间,其反硝化作用比旱地要强烈得多,所以,氮素含量较少;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因为,土壤淹水后,PH升高,能促进磷酸铁、磷酸铝的水解,使闭蓄态磷转变为非闭蓄态,磷的有效性有所提高。所以,在淹水与落干交替进行的情况下,淹水期间有效磷含量增加。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如硼、铁等在淹水期减少,而锰、铜则含量增加。根据以上对湿地土壤养分的分析,结合红花和薏苡的生长习性,落干后湿地的环境条件正是红花的全生育期,而容易淹水期的季节恰好是薏苡的旺盛生长期。红花和薏苡属深根系作物,其庞大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中50厘米,且大多分布在植株周围的表土层30厘米内。所以,落干后的湿地通过红花根系把土壤中由于上年淹水期而积聚氮、磷等多余元素吸收,来满足自身生长的渴求。同时,通过对土壤中有机或无机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减少了这些多余的元素而形成的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改良了土壤,使湿地的土壤不会因雨水或水位上升后,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确保水质的纯净。

待6月份后,红花已收获完毕,薏苡进入旺盛生长期,也是水质最易污染的关键时期,此期各类水生物大量繁殖。如果能降低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抑制各类水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一时期,一般年份也是降雨量最多时期,湿地有可能在短期内积水而变为浅水滩,此期也是薏苡需水的高峰期,只要不长期积水,薏苡就会旺盛生长,水体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通过薏苡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咀收及生物代谢过程而分解去除,并可有效去除氰、磷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其污染水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