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常用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康美中药网整理 2019-12-06 16:42:55

牛蒡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味辛苦、性凉, 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能,其炮制始见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云“用酒拌蒸”。历代使用的炮制品有生牛蒡子、炒牛蒡子和酒牛蒡子等,而以生牛蒡子和炒牛蒡子使用的最多,现今依然。那么,牛蒡子是怎样炮制的呢?如何临床应用?

一、牛蒡子的炮制方法

1.牛蒡子:取原药材,筛去灰屑及杂质。用时捣碎。

2.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有爆裂声,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牛蒡子常用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二、牛蒡子的临床应用及炮制目的

1.临床应用

牛蒡子味辛苦,主要有透发和清泄两种功效,清泄作用较显著,而透发作用较弱。临床多以炒牛蒡子为常规用药。在对古代文献和历代名医应用心得的发掘整理中,发现生品主寒凉,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用于疮疡毒盛咽喉肿痛等热症明显者。如清代《本经逢原》中记载“疮疡毒盛,生研用之,即出疮头”,清代《得配本草》中有“牙痛生研”的记述。

炒制以后主辛,宣散作用更强,又可缓和寒滑之性,生于透疹利咽,散结化痰,用于麻疹不透,咽喉肿痛,风热咳喘。金代《珍珠囊》记载“咽隔不利,微炒”;明代《本草纲目》提到“痰厥头痛,牛蒡子微炒”。单用牛蒡子治疗水蛊遍身红肿的经验在《张文仲方》中有记载“治水蛊腹大,牛蒡子微炒一两”;唐代《食疗本草》称炒制品有“通利小便”的作用;宋代《太平圣惠方》亦记载用于治疗风水身肿“牛蒡子二两,微炒,为细末”;治疗风热浮肿者用“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为末”。酒制多用于治疗风热痹痛,肢体顽麻等症,如宋代《太平圣惠方》用鼠粘子酒“鼠粘子以酒研烂,再浸酒服”,清代《本经逢原》对酒炒的临床应用有所概述“酒炒上行,通十二经,去皮肤风,消癍疹毒”。

现代临床常将牛蒡子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痈肿疮毒、鼻窍不通、麻疹,荨麻疹及顽固性头痛,也用于某些精神病变和椎体结核、糖尿病肾病、术后关于粘连等症。还可用于积滞腹胀, 流涎、面瘫, 痤疮, 扁平疣、头皮脓肿,并可以预防猩红热。

另外,生牛蒡子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秘。气虚便溏者慎用,阳虚水泛之喘证慎用或炒用。有服用牛蒡子致过敏反应的相关报道。

2.炮制目的

按传统中医理论,牛蒡子成熟于秋天,因得天地之凉气而具有寒凉之性,炒制后可减低其寒滑之弊,缓和药性,无损中焦阳气,并具有特异香气,可增强药效。有笔者考察了不同炮制方法对牛蒡苷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牛蒡子炮制的目的可能是通过加热炒制减少其寒凉成分,缓和药性,从而突出其他方面的作用。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牛蒡子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牛蒡苷和牛蒡苷元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明:牛蒡子粗提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Epstein- Barr病毒作用,牛蒡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降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脏代谢功能及抗肾病变等药理作用。牛蒡苷可抑制离体家兔子宫及肠管平滑肌、麻痹运动神经和骨骼肌以及轻度利尿和泻下作用。

研究表明:牛蒡苷元具有钙拮抗和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这些是否与现代中药药理学中寒凉药物的特征相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同时,牛蒡子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油,炒制后含量降低,从而抑制了滑利之性。以前曾报道过不同地区商品牛蒡子生品、制品中牛蒡苷含量情况,结果发现同放置一段时间后制品中牛蒡苷含量高于生品,这与传统的“缝子必炒”、“杀酶保苷”的炮制目的相吻合。另外,炒制后还可以利于捣碎和药效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