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东为市民诊脉
外国客人体验“沙袋疗法”
大约2500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其上有记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由此可见,经脉乃是人体根本,不可不通。“沙袋循经拍打疗法”(以下简称“沙袋疗法”)就是将经络学说与武术技法相结合,用三十多味中药经过特殊工艺炮制成药沙装入沙袋,利用沙袋沿经络运行路线,进行多批次、多人次、循环拍打流水作业,使经络得到连续持久疏通的中医物理自然疗法。它缘起于光绪年间,是名医王清新专为清宫创制的秘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王清新流落民间,用此法济世救人,经五代单传弟子至今,方到张爱东这里。
为了进一步了解“沙袋疗法”的发展现状,3月16日,笔者来到张爱东位于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南区的工作室——厚德御生堂,与张师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医世家,发展传承
张师傅家属于中医世家,爷爷曾是当地有名的郎中,父亲从小跟随爷爷学习中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担任河北省传染病医院中医科室主任。张爱东告诉笔者,他的父亲在民间寻找医术奇技时发现了“沙袋疗法”,机缘巧合下成为该疗法第四代传人,不可谓不是缘分。也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1991年,在部队当了12年兵的张爱东转业到太原,当即决定开始对“沙袋疗法”的临床研究。
张爱东认为,中医内病外治的物理自然疗法有些缺陷,“像针灸、推拿这些中医里的经络疗法,大多数只关注重点和局部,缺乏整体治疗。我觉得,调理经络的指导思想和治疗方法,必须是整体的,而且是动态的。”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沙袋经络动态循环疏通法”,据了解,该疗法的关键在于“三力合一”。首先是用沙袋连续拍打产生的震颤力,可在短时间内活化皮肤肌肉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使拍打经络路线发热,起到畅通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其次是使用悬腕弹打而产生的极强穿透力,可入皮、透肉、达骨,直达脏腑组织,宛如无形的手术刀,有效松解肌肉黏连、痉挛、僵硬产生的疼痛及骨质病变,缓解血管老化、硬化,提高血管通透性,有效解决心肌和脑供血不足以及脏腑失调的问题。除此以外,还会产生一个向前推动的力,这个力可以给血液流动增加动力,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净化血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提高神经的传导性,强化脏腑功能,最终达到良好的自我调节状态,由此经络便可得到连续持久的疏通。
十多年不间断的理论研究与总结,再加上临床实践,张师傅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沙袋疗法”也由过去的单一疗法发展为现在的弹打法、滚压法、敲击法、中药熏蒸法、中药磁疗法、速效减肥、美容等18种系列中医治疗方法,并有了专业的培训教材。2014年,在太原市小店区相关文化部门的建议与帮助下,“沙袋疗法”入选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张爱东本人也于2015年被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聘为“中医特技专家”,开始将这一绝技传承到北京去。
桃李百家,致力传承
采访过程中,张师傅拿出了一摞厚厚的资料让笔者翻阅,“这些都是我的学员登记和考核资料,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了”。在他看来,六代单传是非常可惜的。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同行是冤家,觉得传给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传承过程中有诸多限制,但张爱东不这样想,“我有这么好的东西,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学习,让更多的人受益。对我来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张师傅告诉笔者,申请非遗也是为了传承,因为有了国家的承认与保护,有了政策与资金扶持,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学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技艺传承才不至于出现断层。目前,张爱东的厚德御生堂已与山西省中医学院、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了科研项目,他本人会定期前往授课;与太原市第六十七中学也有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合作培训项目,可以说桃李满天下。
当然传承也要求专业。笔者发现资料中张师傅的大多数徒弟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那么要如何保证合格呢?针对这个问题,张师傅表示,每位学徒至少要学习两到四个月,要做到悬腕弹打每秒三到四下,并坚持半小时无间断,这是基本要求。教学体系方面,张师傅从转业至今,已经写了十三篇论文,除了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还编撰专业教材,并于2015年2月出版了《沙袋循经拍打疗法培训教材》,专门用于教学传承。同时厚德御生堂也与相关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建立严谨的教学与考核制度,考核通过之后会颁发经络调理师资格证书,这是得到官方承认可以从业的标志。
匠人精神,自信传承
“作为匠人,没有点牺牲精神是不行的”。
张师傅原先是公务员,由于不允许经商,张爱东刚开始只做传授技艺的工作,徒弟们都是自己在外“跑活儿”,做些辅助治疗的工作,十分辛苦,酬劳也不高。本着对徒弟负责的心,他提前退休,这才有了厚德御生堂。“我不能不管徒弟,起码他们能从我这领点工资”。好在徒弟也没让他失望,技艺渐渐成熟,御生堂的生意也一天好过一天。跟随了他六年的大徒弟小武,现在已经是店里的招牌,前往北京上海传经送宝,张师傅都带着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师傅这下放心了。
提及中医与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张师傅挺了挺腰板说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首先要知道,中医不是伪科学,它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传承。现在提倡中西医并存,互相借鉴,但有个大前提在于,要坚守中医自信。”张爱东将“沙袋疗法”作为案例告诉笔者,西医不承认经络穴脉的存在,但它承认力的存在,“沙袋疗法”中三力合一的解释与效用已得到西医的承认。这表示中西医理论体系只是不同文化技术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产物,中医尊重人性,西医崇尚科技,目的都在于辅助人体自我修复,可谓殊途同归。中医自信不仅意味着实力,还需要经济基础。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问题是当下所有非遗文化传承人遇到的瓶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光有政府扶持是不够的,想要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必须有投资方。在当代社会,医疗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是难能可贵的,“沙袋疗法”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自不必说,单从救世济人这一项,其所包含的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便不可估量。而如何在投资方手中保证传承人的利益,即将在2017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交出了答卷,它在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这无疑为张爱东这类传统医疗技法传承人提供了有法可依的经济利益保护。传统医疗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仍需要我们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