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价格暴跌 亳州中药损失近百亿

中草药网 2011-11-23 16:26:02

探析:价格集体跳水或因市场供大于求

    对此,记者采访了亳州市药业发展局副局长、药理学博士陈群,他表示,从大方面来看,近期的中药材价格暴跌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一是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控制中药材价格的政策,并组织查处部分经营者炒作党参等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对部分药材市场进行调查摸底,要求严查囤积、炒作以及哄抬药材价格者,这使得中药材进入全面降价局面。二是药材自身的因素,近期新货上市,加之2009和2010年中药材价格暴涨,大量囤积的药材今年全面放出,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三是今年各国债务危机,造成国内投资者的恐慌,中药材游资大量抽离使其价格暴跌。四是,药农得不到中药材需求量等市场信息,种植药材只能是盲目跟风,因此药农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策:建议建立长效价格机制

   “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十分不利于市场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建立一个针对中药材价格的长效应对和引导机制,这对于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的亳州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亳州药业发展局副局长、药理学博士陈群告诉记者,相关部门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价格的实时监控外,还要深入调研,制订合理的价格标准参照体系,加大对恶意囤货、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加强监管,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销售、生产等各环节的合理引导。陈群认为,这需要政府建立专业的信息发布平台,向药农发布种植面积、市场价格等信息,让药农与市场信息对称起来,使药农在中药材种植、销售、储藏等环节上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从而种植适销对路的药材,选择种植的品种和时机,决定种植面积。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药农的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种植的新型药农,提高药农对市场的预见性。毫州市农委农经站站长赵海涛认为,可以通过让药农加入专业合作社来提高药农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药农的零散种植,较专业合作社相比,无论是对市场的判断能力,还是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弱。市农委农经站正在鼓励引导建立更多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更多药农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