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当归 、浙贝 母、广木香 、东阿阿胶 ”……这些带着产地标识的道地药材,现在已经很难在临床中医师开出的药方中见到。即使是医师标注了产地标识,药房中也很难抓到这些道地药材了。在日前召开的2011中国冬至阿胶文化节上,多位专家指出,中医药亟须回归道地。
道地即正宗,道地药材是中医辨别优质中药材独具特色的标准,也是我国中药行业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质量概念。然而近年来,随着众多药企对利润的追逐,使得道地正逐渐成为稀有品种。
道地是中医药的精髓
“道地药材在中药中的经济价值最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黄璐琦指出,特定地域、品质的优良和确切的疗效,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医药的精髓。
“中医药文化历来讲求的就是道地,这是它的灵魂,但走到今天,有些企业在利润的刺激下,却将灵魂丢掉了,于是有了用皮革下脚料做成的阿胶 ,有了含铅血燕,有了药渣人参。”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蔡宝昌深感痛心,他说:“当行业失去了立足之基,又何谈发展!”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