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产新价扬

康美中药网 2012-05-02 17:19:12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主产于江苏的吴县、无锡、镇江、苏州、南通等地;浙江的吴兴、德清、海宁、嘉善、桐乡;安徽的泾县、宣称等地;其次四川的宜宾、乐山、绵阳也有分布。今日从主产区反应的消息显示:4月底以来,各地产区僵蚕陆续上市,货源不足,价格上浮,由去年同期的统货70元/千克升为目前的80-90元/千克,优质品由去年同期的130-135元/千克升至为150-160元/千克。各地春僵蚕上市,价格为何不落反升呢?根据笔者的调查,有以下因素所致:

 一、 加强管理,产量下降

2010--2011年蚕丝出口转畅,货源不足,价格上扬。2012年产区蚕农群情振奋,加强管理。据常年经商的王老板介绍: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喝穿戴相互攀比,特别是丝绸服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导致蚕茧价格连年走高。根据外贸出口部门的报告公布:近年蚕茧价格一年一个新的起点,2011年蚕丝出口突破8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价格收购不菲,养蚕有利可图,蚕农管理意识增强,在饲养中精心管理、精心呵护,从而使得刚发病的幼蚕转危为安。一般情况下,不会使僵蚕感染白僵菌后自然死亡僵硬。

二、产量剧降,收购量少

据业内人士普遍反映:今年浙江、江苏等主产区风调雨顺,蚕农养蚕更是欢喜雀跃,精心饲养,注重病害防治,使白粉病或传染菌白僵菌病的传染率降到最低限度。经验丰富的农户,一般早作预防,消毒喷药,导致僵蚕产量大幅度下降。在浙江德清的2个中药材收购点,据收购经理李老板介绍:早几年一个春季可收上3-5吨货,如今4月底将结束了,才收300-400千克,与往年相比,今不如昔啊。

三、 库存不足,随进随销

在主产区收购点的王老板反复说:别说一年收上2-3吨货,即使收上10吨货也不够卖啊。求购僵蚕的电话彼此起伏,一天总有5-6个。货少客多,谁收到货谁赚钱。主产区随进随售没有库存,市场上也是春季存货,冬季销光,库存十分薄弱。而饮片厂也是按体裁衣,有时派采购人员买进一点货,够一年卖的就行了,库存也是非常有限得。

综上所述:主产区蚕农精心养殖,管理力度加强,严格消毒,积极预防,白粉病或白菌白僵菌病大大减少,使得僵蚕死亡率也迅速降低,但白僵蚕产量下降,收购量不足于销,加之社会库存量不足,产区价格上扬,市价也必定水涨船高。随着库存的消耗,僵蚕后势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