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十九里白芍走稳

康美中药网 2012-07-02 17:31:17

产地快讯

今日十九里逢集,由于近几日阴雨,白芍上货量不大,今日货源走动依然顺畅,行情继续保持稳定。由于今日7点多开始下雨,农户把货都拉回家了,成交价格与上集没有变化,一二级成交价17元左右,三四级成交价15元左右,一二三级成交价16.5元左右,四级成交价13.5元左右,因质量不等,尾芍成交价11-12元之间,生晒狗头片成交价7-7.5元之间,熟狗头片成交价9元上下。

参考资料

白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安徽、四川、浙江,其中以安徽亳州产量最大,约占80%,另外其他省份也有零星分布,作为我国常用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需求量较大。

由于白芍易种植、易存放的特点,早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提倡大面积种植白芍。截至目前,部分药商中还存有些许当年低价存货。究竟库存有多少,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数据。白芍生长周期长达4-5年,单产量每亩400-500公斤。2003年白芍价格跌至谷底,行情出现“烂市”,每公斤仅2-3元,售价跌破成本。“药贱伤农”白芍被大量采挖,种植面积减少。2005年,随白芍行情好转,价格上扬,农户种植积极性被激发,种植面积小幅扩种。经历四年低价徘徊,2010年白芍受到05年扩种影响,产收在10000吨左右,但随后的2011年产量再次降至6000吨。根据白芍当前市价,对其下种的种苗(2500棵/亩),白芍芽子支出(700-800元),加上人工、时间管理、肥料投入等各项开支,合计四年花费约2000元左右,而亩产在400-500公斤,刨去成本,农民的收入也就年均一千左右,这个收入很难让农民保持种植积极性。

后市点评

十九里药材市场,白芍走动较好,行情保持坚挺,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药商看好该品种的后市。考虑其生长周期较长,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后市消耗陈货仍然需要一段时间,预计短期内白芍价格难以出现大涨大跌,将逐渐趋于走稳。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投资需谨慎,入市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