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法规
1. 六部委要求大病保险工作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记者5日从国务院医改办获悉,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政策性很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开展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意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会议中指出,在筹资方面,国家层面对具体筹资标准不作统一规定,各地在测算筹资标准时应根据综合因素进行精细测算;在保障方面,文件没有简单地按照病种区分大病,而是根据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与城乡居民经济负担能力对比进行判定;在承办方面,政府制定筹资标准、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结算管理以及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大病保险单独核算办法等方面的基本政策要求;在监管方面,要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的监督,将大病保险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选自新浪网 2012年09月06日
2. 人工种植参药品变食品:源自国际标准。200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人参食品》国际标准,规定人工种植人参可用于食品。根据人工种植人参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卫生部近日发布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作为新资源食品。公告指出,用于食品的人参须为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食用部位为根及根茎,食用量每天不得超过3克。同时,人工种植的人参其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生产企业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选自米内网 2012年09月06日
二、行业动态
1. 安徽舒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日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决定充分发挥该县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根据《意见》,舒城县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将坚持“市场导向、大户带动、政府扶持”的方针,到“十二五”末,全县将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产值分别突破1.5亿元,从而使全县中药材经济总量突破3亿元。为实现以上目标,《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政策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资金投入方面,《意见》提出,要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资机制,县政府将通过财政预算以及其他支农资金,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对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和奖励;在政策支持方面,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将在土地使用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在未来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该县将以种植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加强野生资源和道地野生药材的保护为工作重点。
---选自中国药材市场 2012年09月07日
2. 四川巴中拟建川东北最大药材种植基地。巴中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的《巴药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新增中药材重点品种面积20万亩,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把巴中建成川东北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重要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中药物流集散地。《巴药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重点规划发展3—5个主导品种。重点包装“南江金银花”、“巴州川明参”、“通江银耳”、天麻等地道中药材,突出品牌优势,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等。到2015年,全市新增中药材重点品种面积20万亩。2015年全市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比例达到20%。到2015年末,培育中药饮片龙头企业5家、中成药和保健食品生产龙头企业4家,实现中药生产加工年产值30亿元以上。
---选自中国药材市场 2012年09月07日
3. 药监、邮政部门要求处方药不得邮售或网购。药监、邮政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药品使用行为的管理,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寄递药品特别是大宗药品时,要向邮政管理部门核实邮政、快递企业的资质并做好相关记录。邮政、快递企业在收寄药品特别是大宗药品时,要向药监部门核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资质,并做好相关记录。任何组织和个人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得生产、经营药品,不得为假劣药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对于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将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群众举报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线索,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将由药监部门依法予以奖励。
---选自医药网 2012年09月05日
4. 第六届中药饮片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日前,由中国医药(17.90,0.26,1.47%)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中医药报社共同主办,甘肃省陇药协会等承办的“第六届中药饮片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甘肃兰州市举行。与会代表就政策管理、中药材饮片国内外市场、企业品牌提升与产品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讨。会上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中药进出口1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进口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7.28 %;出口14.11亿美元,同比增长8.6%。中药材及饮片出口4.54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占出口金额32.18%,总体增长趋缓。另外,我国中药饮片行业近年来增速较快,产销值从2006年的216.60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512亿元;2011年全国中药饮片产业营业收入达853.72亿元,同比增长56.11 %;实现利润总额达64.4亿元,同比增长65.34 %。近三年我国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增速都保持在30%以上。有专家表示,我国中药饮片产业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专家预测,随着2015年药品生产必须符合新版GMP要求,中药饮片企业将会重新洗牌,2013年将会关闭30%,2015年将会关闭50%。
---选自医药网 2012年09月06日
5. 甘肃省将打造世界中医养生旅游目的地。甘肃省作为全国中药材种植大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9月5日,省商务厅发布《关于促进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将整合省内中医药行业医、教、研、产等各种资源,对中医药服务贸易企业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需求,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扩大我省中医药服务出口。该《意见》提出,我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区的命题,积极把我省打造为世界中医养生旅游目的地,支持平凉、庆阳、定西、天水、武威、酒泉等市充分发挥地产道地,把中药种植、加工、中医旅游保健产品开发销售、中医诊疗、保健、中医文化普及等都放在中医药旅游生态园。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特有的温泉、沙漠、湿地等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温泉浴、沙疗、泥浴等系列项目,开展中药熏蒸、中药热敷、穴位注射、推拿按摩、真气运行、中医蜡疗等特色项目,吸引国外游客。
---选自中国药材市场 2012年09月06日
6. 中药国际化一大亮点 东阿阿胶喜获韩国食品注册批准。8月31日,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KFDA)批准,阿胶将以食品身份在韩国进行销售,这使得原先只能在韩医院作为药材使用的阿胶,一举进入韩国保健食品领域。开拓国际市场是东阿阿胶近来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说,作为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近年来东阿阿胶国际市场份额逐年递增,出口品种也由单一的阿胶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已有阿胶、复方阿胶浆、阿胶补血颗粒、阿胶补血膏、阿胶原粉及桃花姬阿胶糕6个品种出口国外。
---选自中药材天地网 2012年09月04日
7. 2011年底贵州29个品种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万亩。6日下午,贵州统计局发布2011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主要数据,2011年,贵州省中药材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为287.51万亩,比上年增加21.6%,29个品种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万亩。这是贵州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布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主要数据,也是国内第一个开展该项统计工作的省份。报告显示,2011年贵州省省中药材种植和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为287.51万亩,总产量62.53万吨,总产值34.03亿元。杜仲、黄柏、厚朴等29个品种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万亩。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4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有剑河钩藤、大方天麻、德江天麻、赤水金钗石斛、连环砂仁、顶坛花椒、威宁党参、正安野木瓜和织金竹荪9个品种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此外贵州省纳入统计的135家医药行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09.1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60.70亿元。全省共有154家企业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有30家制药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GMP认证的中药民族药制药企业达122家。
---选自中药材天地网 2012年09月07日
8. 中国人参生产将逐步实现“山地到平地”转变。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正逐步推进非林地栽参的研究与示范,以期实现人参生产种植由“山地到平地”的转变。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伟汉说,“十一五”以来,吉林省科技厅积极推进非林地栽参的研究与示范,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林地栽参技术体系,为积极稳妥地发展非林地栽参、形成林地栽参与非林地栽参协调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通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平地栽参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创造了人参单产每平方米1.8公斤的纪录,为中国目前单产记录最好水平。”张伟汉说。这项技术已被吉林省政府列为非林地栽参主推技术,并在集安益盛药业等企业以及抚松县、安图县等7个县(市)进行示范推广,以建立非林地栽参示范基地近35万平方米,带动农户发展500余万平方米。
---选自中药材天地网 2012年09月07日
9. 人参获批新资源食品 相关概念股早盘高开高走。记者近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近日发布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受此消息影响,人参概念股早盘高开高走,紫鑫药业一度大涨8%,最后收于8.63元,上涨3.35%;益盛药业与康美药业也上涨报收。华安证券高级投资经理张兆伟表示,受卫生部公告影响,相关概念股早盘均出现不同程度高开,但之后便一路走低。高开低走的低迷表现说明,目前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度不高,其次该消息对上市公司盈利不能构成实质性利好。但中国当前已步入老年社会,保健行业未来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
---选自医药网 2012年09月08日
10. 医药分开将全面铺开 或引发医药流通领域巨变。按照卫生部安排,近期在北京初步试水的大型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即将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铺开,取消以药补医后究竟对医药产业会产生多大影响备受行业关注。对此,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9月1日在首届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实践高峰研讨会上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将更加注重压低药品和耗材成本,进而将引起医药流通领域的深刻变革。而首家试点医药分开的大型三甲医院更透露,未来希望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药品使用前的全部成本将全部转移给药品供应商。
---选自搜狐网 2012年09月05日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