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刚刚结束,昨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寒露的到来,是一年中凉爽向寒冷的转折。市药监局昨天在其政务微博上发布温馨提示,提醒市民注意远离“秋燥”。记者采访时还发现,随着“寒露”的到来,也让不少商家嗅到了“商机”,引发了一轮“温润”消费。
中药材专柜人气旺
适逢“寒露”,天气逐渐转冷,一向热衷滋补的广东人也紧紧抓住了进补的好时机。记者昨天采访时发现,昨天恰逢寒露,买各种滋补中药材的人比平时多了一倍。
红桂路上一家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当归、党参、黄芪等药材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三成左右。
记者随后走访了海王星辰、一致、万泽等连锁药店后发现,传统滋补中药柜台前人气都非常旺。记者从部分药店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枸杞、西洋参、麦冬等中药材销量也明显大增。
防秋燥有人专程去香港买蜂蜜
市药监局微博还建议,为远离“秋燥”纠缠,中老年人可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常喝蜂蜜水少食辛辣食物。不过,儿童不宜多喝蜂蜜水。
记者昨天下午在福田口岸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不少返深的自由行旅客还提着蜂蜜。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专门到香港上水一家超市买蜂蜜回来的。陈女士对记者说,为防“秋燥”,入秋后全家人每天喝一点蜂蜜。由于香港有很多进口蜂蜜,自己专程去香港买。
记者算了一下,在香港的超市,品质稍好一点的英国、美国等产地蜂蜜价格一般在60港元左右,同等规格的进口蜂蜜与国产蜂蜜价格相比,价格要贵出一倍左右。再加上往返的路费,去香港买蜂蜜的确是价格“小贵”。对于专程去香港买蜂蜜,有不少市民也表示这种做法有些“太讲究”了,不划算。
“寒露不露脚”商家觅商机
据了解,“寒露”是一年中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时刻,民间一直有“寒露不露脚”的习俗,意在告诉人们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寒露不露脚”的习俗也让精明的商家嗅到了商机。记者昨天走访岁宝、茂业、沃尔玛等超市、商场发现,鞋类、袜类专柜都开始卖力地促销,很多鞋类专柜的销售人员极力推荐消费者赶快买保暖的鞋子,不要再买凉鞋。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