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药协会召开“中国中医药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学术研讨会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该会议指出,我国中药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与方法已初步建立。
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针对西药开展的研究,与西药相较而言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更为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从该会议了解到,国家中医局以“国中医药人教人事函[2012]174”批复同意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申请,中国中药协会按中医药管理局批复要求和规定已向民政部门申请备案,现正走备案待批程序。这表明,我国中药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与方法已初步建立。
5月12日,在广州医药集团、四川康弘药业等二十多家中药大型企业的倡议和支持下,中国中药协会整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所、北京康派特药物研究与临床评价中心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和资源,组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循证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小组,邀请药物经济学专家、循证医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管理决策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
中国中药协会向主管部门民政部提交了以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为主任委员、李磊为秘书长的关于“成立中药循证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申请。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