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整合大势所趋 企业将迎来兼并重组契机

康美中药网-医药观察家 2013-05-27 18:00:37

  在政策红利等各种因素的支持下,近年来中医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但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犹存。业内预计,行业整合将是未来中医药产业的一大趋势,相关企业将迎来兼并重组契机。

  盛幕下的暗殇

  1500家生产企业、年出口额23.32亿美元、产业规模4100亿元以上……近年来,中医药产业以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在我国医药市场上拿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亦对此表示,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

  在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赵镇看来,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中医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社会人口老龄化及慢病的威胁、“治未病”概念的普及和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等,都从健康的角度引起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加上国际市场对中医药认可的逐日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除市场因素外,政策红利的影响功不可没。从药品层面上看,由于中药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国家已将102种中成药和符合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医保目录,这进一步鼓励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国家也通过资金帮扶加强了对县级中医院的建设力度。很多地方企业亦借国家的引导之势迅速扩大市场版图,实现了销售额的逐年攀升。

  然而,盛幕之下,亦有暗殇。尽管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整体上已呈现向上的积极态势,但其背后隐藏的市场集中度低的现象仍牵制着产业发展。“虽然中药行业巨头不少,但除了门槛高的特殊病种外,常见病治疗的产品份额排前面几家的中药企业,却很难在某个领域真正集中瓜分市场。”广州某知名中药企业市场部人士坦言。

  正如上述人士所言,且不论整体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单从产品角度来看就足以说明此现象。依据赵镇的分析,由于中药多是单方制剂,需要多种药材配伍使用;加上产地等因素对药材性质和效果的影响,造成中药产品在质量、药效等各方面出现差异,整个产品市场良莠不齐。

  另外,中药受其特殊性及传统理念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产品专利保护意识低,重磅药物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等乱象。“市场就这么大一张饼,分食的企业却如此之多,如果每个企业都要分到饼,那实力再强的企业也无法吃到很多的份额。”微博粉丝“@厘泊药”对此作出形象比喻。这点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市场上尤为明显,相关研究显示,即使是排名前五的企业产品,其在该细分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很难超过70%。

  兼并重组是趋势
 
  针对上述现象,政策在鼓励产业发展的同时,亦通过十二五规划等政策进一步提出对中医药资源整合的要求,以扩大中药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在此形势下,根据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某部门负责人的预计,未来重组、兼并将是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对集团规模较大的企业将是利好机会,比如广药、同仁堂等。”赵镇指出,在此政策红利及市场趋势下,实力强的集团企业将成为兼并重组大潮中的主力,而有特殊资源优势及产品地位重要的企业,如拥有亮点品牌的以岭药业、天士力药业、片仔癀等企业也将参与其中。

  对此,业内普遍表示认同。“中药企业的兼并、重组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能起到‘航空母舰’的效应,引领整个产业走向规模化。这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字号企业意识到并正在展开实操,尤其是一些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价值将在此轮大潮中愈发凸显。”一位业界人士表示。

  而对于一些欲借此契机实现兼并重组的中药企业而言,赵镇从产品角度给出了建议。他指出,“尽管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存在很大争议,但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巨大,企业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失为一良策。”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中药领域,中药注射剂行业在2012年A股市场上表现抢眼。根据2012年医药类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业绩领先的天士力、中恒集团、康缘药业等几家企业均归属于中药注射剂领域。其中,康缘药业的注射剂产品在2012年上半年的营收额达3.7亿元,同比增长102.75%。根据市场人士预测,在人口老龄化、慢病高发的背景下,未来中药注射剂也有望成为足以与西药注射剂分庭抗礼的中药子行业,并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先行者,相关企业可提前布局。

  除此以外,基于目前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的现状,赵镇认为中药企业还可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向上游原材料市场发起兼并重组,以实现对中药材成本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合作、联盟或许才是更多中药企业的选择,尤其是上述拥有特殊资源的企业,毕竟合作、联盟等方式较之于兼并重组方式,尚能保护企业在细分市场的份额。”赵镇提到。

  此外,在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未来一段时间内频繁的兼并重组活动将反过来作用于中医药产业。大体上讲,中药企业格局整合的同时,也是一次对质量标准、市场规范、及品牌的洗牌,并将更加有利于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整体实力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整合不应止于规模

  一个庞大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对中医药产业而言,亦如此。事实上,通过深入分析,潜藏在中医药产业规模急速扩张背后的,远不止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其后还暴露了中医药难出国门、研发实力弱等各种现象。

  从市场角度看,正如赵镇所言,中医药被海外国家接受的也仅止于非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自身拥有中药文化的国家,且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在中医药方面的被认可度远高于中国,其汉方药正为国际所熟知。相比之下,中国的中医药在这些市场的收益远不足以让中医药产业骄傲。全球的主要医药市场在欧美,而因临床数据等各种询证医学方面的局限性,如何进入主流市场始终困扰着中医药产业。

  除此以外,中医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是该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伤痛。尽管国家早已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十二五规划》等各项政策加大了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但中医药行业的研发队伍建设远远没有跟上产业规模发展的步伐。 


    更多中药材价格走势、指数分析详情,请登录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http://cnkmprice.kmzyw.com.cn查询。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