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槟榔消费区患口腔癌人数与全国没有差异
据了解,这次槟榔产业遭受重挫,是由于前段时间媒体报道槟榔致癌的消息引起的。我们知道前几年全国也掀起过不少致癌风波,比如可乐致癌、方便面致癌、香蕉致癌等等,其中香蕉致癌风波就曾导致海南香蕉滞销,农民损失惨重。
槟榔到底有没有致癌成分?吃槟榔是否真的会导致癌症呢?在世界范围内拥有10亿消费者,身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在海南有着1500多年种植历史的槟榔,是否又会从此一蹶不振呢?
在海南万宁市,每天下午4点后,路边上的槟榔摊就陆续摆了出来,一元一个青果,不时有行人前来购买。在街上也随处可见咀嚼槟榔的行人。万宁被称为槟榔之乡,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种槟榔、吃槟榔。
海南万宁大茂镇村民 郑全忠表示:我们也是农民也是世世代代也吃槟榔,现在90岁了,80岁的也吃槟榔,也没有看到几个是癌症的。
万宁长丰镇村民告诉记者:你们周边有没没有听说谁吃槟榔口腔吃出问题来了?没有,没有,从来没有,我们这个范围内,从来好像没有出什么问题
万宁医院近十年的统计显示,在这里检查出来的肿瘤疾病主要是鼻炎癌、肺癌和胃癌,口腔癌患者很少。
海南万宁市人民医院院长林俊杰表示:口腔癌这个病,应该说我们这些年,近五年,我们下乡的义诊都没有发现过。
在湖南湘潭,居民咀嚼槟榔也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出门办事,喜丧宴客,槟榔几乎已成了必需品。但这里罹患口腔癌的患者数量与全国相比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湖南湘潭疾控中心副主任 萧福元表示:湘潭发现4万例(癌症),最高的还是肺癌,它有600多例,第二个就是肝癌,300多例。口腔癌,它只有40多例。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任医师 刘富强表示:湖南省的这个由于口腔癌的死亡,在所有癌症死亡里边,都是排名非常靠后的,在10名以后,这是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就说,我们湖南省的口腔癌的死亡率,与全国的口腔癌的死亡率,是没有显著差异。
专家:致癌槟榔碱仅占0.5% 对人体没有直接威胁
导致槟榔致癌这一说法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槟榔碱的物质,那么槟榔碱是否真的会致癌呢?对此,有专家表示,吃槟榔引发口腔黏膜纤维化病状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而且口腔黏膜纤维化只是癌前状态,与个人身体差异也有关联,将槟榔定性为致癌物,显然有失偏颇。
食用槟榔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槟榔的种子、果皮和花都可以入药。由于槟榔具有健胃、御寒、提神等功效,因此在中亚、东南亚、南太平洋等地区咀嚼槟榔十分盛行。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研究特聘专家 许启泰表示:槟榔有68种成分,其中槟榔生物碱占的分量很少,只有0.5%.这个槟榔碱,也正是我们目前认为,它有可能致癌的成分。
就是这个含量仅占0.5%的槟榔碱,使槟榔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一级致癌物”,那么,槟榔碱真的是口腔癌的元凶吗?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研究特聘专家 许启泰表示:槟榔碱呢,如果是致癌的话,它不应该仅仅是口腔癌,因为它被吸收了,应该是胃肠道癌,胃癌、肠癌、肝癌,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认为呢,就说槟榔致癌,并不是它的成分致癌,而是说在应用的过程当中。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90天喂养动物,专门对海南槟榔干果进行了急性毒理和遗传毒理方面的实验。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科副主任 易传祝表示:没有发现,在实验动物身上,还是没有办法有明显的引起,动物的病理和生理的一些改变。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研究特聘专家 许启泰表示:为什么仅仅是口腔癌呢?我们认为呢,恐怕主要于在咀嚼槟榔过程当中呢,这个槟榔的纤维素有关。
许启泰所说的纤维素,指的是槟榔的木质外壳在咀嚼时反复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口腔黏膜损伤出现纤维性病变,槟榔中含量极少的槟榔碱可能乘机而入引发口腔癌。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