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国兴:创新办会模式 打造樟树药交会全新平台(图)

新华网 2013-10-17 09:01:06

专访李国兴:创新办会模式 打造樟树药交会全新平台(图)

江西樟树第4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开幕前夕,中共樟树市委副书记李国兴接受新华网江西频道专访,介绍本届樟树药交会的特色和亮点,畅谈樟树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与目标。

坚持节俭绿色低碳办会在“特”字上做文章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药交会、医药展会非常多。本届樟树药交会如何在众多的药交会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李国兴:现在国内各种药交会林林总总、种类众多,樟树药交会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办好、办出影响,关键要不断创新,在“特”字上做文章。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樟树药交会突出了四大特色:

一是创新模式。樟树第4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是我市成功申报“中国药都”后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药交会,本届樟树药交会,药品、保健品专业交易会展由原来的政府承办转变为由国内知名专业会展公司——内蒙古威联会展公司承办,展位和场馆的布置以及客商的邀请全部由该公司完成,标志着樟树药交会成功迈出改变办会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第一步。

二是打造平台。今年的樟树药交会被列为国家商务部引导支持的全国重点展会之一,影响力更大、层次更高。会展期间,将启动中国药都健康产品电子商务项目,开启樟树中药饮片电子商务交易新模式,推动中药材交易从传统交易逐步走向网络交易,促进樟树药材无缝对接全国各大市场和医药企业;举办2013江西(樟树)投资推介项目签约会,为广大药企药商寻找商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三是节约实效。本届樟树药交会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要求,坚持节俭办会、绿色办会、低碳办会,不放烟花礼炮,不安排文艺演出,不搞大操大办,把精力集中放在药材、药品交流上,放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搭好中医药行业合作交流平台上。

四是提升档次。本届樟树药交会邀请了不少于400家医药企业参会,包括北京同仁堂、东阿阿胶等20多家国内一线品牌企业,这与往年参会药企多数是省内企业有很大不同,大大提升了樟树药交会在全国的影响力,会展的档次和专业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医药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

新华网江西频道:樟树药交会到今年已是第44届了,这在全国不多见。近年来,樟树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如何?

李国兴:我市一直把医药产业作为全市跨越发展的重点和核心,不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旅游等为一体,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医药产业化发展格局。早在2008年,樟树医药产业集群就荣获“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称号,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县域产业集群。2012年,全市医药、保健品企业实现产值89.3亿元,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9亿元,中药材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16.5亿元,全行业上缴税收3.23亿元,态势良好。

概括起来,樟树医药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药材种植规模大。目前,全市拥有中药材总面积18万余亩,有千亩以上基地18个,种植面积在江西排名第一。品种以“三子一壳”(吴萸子、车前子、黄栀子、枳壳)为主,中药材年产量5.42万吨,年产值3.96亿元。

二是医药企业数量多。全市医药企业总数达108家,已有一个黄栀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7家药品生产企业、5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2家保健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22家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国家GSP认证,认证企业之多、药品品种之广,在全国各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三是医药工业企业强。仁和集团荣获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中国最具竞争力上市药企20强;樟树医药集团是全国首批重点中成药厂,产品共7个剂型、60余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天齐堂小包装中药饮片销量位列江西第一、全国第四。

四是医药流通领域活。全市通过国家GSP认证的药品流通企业有22家,其中7家进入江西医药流通企业前十强,2012年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9亿元,占江西医药商业总量的40%,樟树中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16.5亿元,辐射全国21个省市、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

五是医药产品品牌响。全市医药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江西省著名商标42件,其中仁和集团的“仁和”品牌从2007年起,连续7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今年列第295位,品牌价值为65.51亿元。

六是药品交易影响广。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药交会之一,2005年由江西省政府、中国中药协会共同主办以来,展会规格更高、影响更广,历届交易额均超过20亿元。今年举办的樟树第4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被列为国家商务部引导支持的全国重点展会之一。

“中国药都”称号既是地域的,更是民族的

今年,中国中药协会正式授予了樟树市“中国药都”称号,樟树也由此成为被权威部门认定的唯一一个“中国药都”。这将给樟树乃至中国中医药事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李国兴:“中国药都”这个称号既是地域的,更是民族的。樟树被认定为“中国药都”后,将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提高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中医药保健”等热潮在全球兴起,中医药正以其“绿色”、“天然”而倍受全世界关注和青睐。“中国药都”的认定,有利于中医药品牌效应的充分发挥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升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地位。

二是将加速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药业是樟树经济总量最大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研发、旅游等为一体,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医药产业化发展格局。2012年,全市医药、保健品企业实现产值89.3亿元,医药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9.9亿元,中药材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16.5亿元。樟树成功申报“中国药都”后,通过打造“中国药都”品牌,将给樟树药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可加快樟树药业发展,又能推动江西建设中药大省、强省,乃至影响全国药业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樟帮是全国三大药帮之一,樟帮文化是樟树1800多年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经典,樟树被认定为“中国药都”必将极大地振奋现代樟帮人的精神,激励现代樟帮人以更高的视野、更强的责任、更大的智慧推动樟树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传承“樟帮”文化的精髓,弘扬我国中医药文化。构筑一个高地形成两个中心樟树确定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目标

樟树市今后在中医药产业方面有什么新的发展目标?

李国兴:樟树市中医药产业今后的发展目标主要是构筑一个高地,形成两个中心,打造三个平台,建设四个基地。

构筑一个高地就是中国现代中药硅谷;形成两个中心就是中医药研发制造中心、中药商流物流中心;打造三个平台就是药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医药文化展示平台、药业信息平台;建设四个基地就是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中医药及保健品研发基地、中药人才培训基地、中医养生保健基地。

未来三至五年,我市将大力实施“中国药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一批大项目扩大“中国药都”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争实现药业年税收10亿元,药品、保健品年产值200亿元,医药物流年配送额300亿元。

一是建设药都商贸物流园区,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医药物流中心和全国医药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提升现代医药服务产业实力。二是建设中药饮片及保健品工业小区,扩大中药饮片及保健品生产规模。三是建设高档中医药养生体闲娱乐场所,提高中医药养生档次。四是挖掘阁皂山道药生态资源,建立集传统文化、中医国学、养生保健、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生态医疗养生旅游区。五是建设世界传统医药展览基地,打造集世界传统医药文化宣传、展示、体验、交流、合作等于一体的集中地,构筑世界传统医药文化高地。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专门机构全过程监管中药材质量

作为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樟树中药材市场是如何加强监管的?

李国兴:一直以来,我市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国字号”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中国药都”的声誉,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

一是中药材质量管理贯穿主体资格、销售、收购全过程。我市严格规定,从事中药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对其经营的中药材质量负责。从事中药材经营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的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药材产区收购中药材,都要具备合法的药品经营资格,并开具标明产地、品名、数量、单价、金额、日期等内容的收购凭证。

二是专门机构管理中药材交易场所、经营行为。樟树设立了药业局,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中药材市场进行质量监管。主要是对经营户的药材仓库实行备案管理,对销售者的经营资格进行审查,定期检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环境、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和经营产品,发现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并立即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三是“黑名单”制度强化中药材市场监管。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建立监管档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行中药材定期监督抽验,并公布抽验结果。对于执法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按规定列入中药材质量安全管理“黑名单”,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