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中药材市场一直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中药材物流的集散地。
改造升级效果图
历史悠久的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将在“保历史、保文化、保市场、提升人居环境”的目标下进行改造。为减低容积率带来的城市形象压力,改造后约8000平方米的商业将放置于地下,区域内新建建筑高度则将控制在30米以下。原有市场则将“升级”,从售卖与仓储结合,转化为实体售卖与电子商务结合,中药展示与销售结合。
清平市场二期地块概念规划及控规修编昨起公示。规划部门表示,该地块处于历史城区风貌协调区,其改造将为今后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更新提供建设性思路。
规划建筑密度大幅增加
清平市场二期用地北接和平西路,东临清平路,南靠梯云东路,西侧为珠玑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2088㎡.地块现状为旧城区传统建筑肌理,密度较高,为78.2%.现状总建筑面积为24884㎡,其中基底面积为9448㎡.现状容积率为2.06.
在该用地范围内原有查册产权面积的24884㎡中,住宅为23659㎡,商业为1225㎡;共450户。
根据2009年广州市规划局批准的规划,该地段用作市场用地,项目总用地面积12088平方米,容积率≤4.5,计容建筑面积为54396平方米,建筑密度≤45%。而昨日公示的最新规划将建筑密度由≤45%调整为73.29%(小于现状建筑密度),绿地率由大于等于25%调整为0.8%(大于现状绿地率)。
多处楼房已鉴定为危楼
清平市场位于广州旧城区,交通便利、配套成熟,多以药材批发为主,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为砖混以及木质结构,少量框架结构,多处楼房经鉴定已是危楼。建筑风格既有独具广州特色的竹筒屋、也有当代的民用自建房。用途以自居为主,少部分作为仓库出租,沿街多为商铺。人口组成有久居此地的本地人及外地来的生意人,沿街地区较为复杂。
据了解,由于街巷窄小,该地块内部无法行车通过。另外,该地块存在采光不足、卫生条件差、消防隐患、雨污未分流、没有管道煤气、供水没有一户一表等等情况,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差距。相关部门经过摸查,用地内居民回迁意愿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也十分强烈。
历史建筑线索将内部修缮
项目位于广州市历史城区内环境协调区,临近沙面、上下九-第十甫以及和平中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备受关注。根据《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区域原则上新建建筑高度宜控制在30米以下。
此前,广州市有关部门曾公布,用地内和息里7号为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对该地块经进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普查、评估及专家评审,地块内有文物1处、文物线索1处、历史建筑线索8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38处。
最新规划严格对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及文物线索采用原址保留和修缮的方式处理。对建筑本体先做结构鉴定,按照鉴定结果进行加固,同时对其按照历史情况修缮复原。
对于历史建筑线索,规划采用原址保留外观、结构及价值部位,内部进行修缮,作为中医药文化展示及体验等使用。对该类型建筑亦将严格按照结构鉴定、结构加固、再进行修缮的步骤进行。
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则主要保留其最有价值的部分(一般由于是街屋,三面与其他建筑相连,最有价值部分多为建筑的沿街传统风貌立面).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