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我国首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将会对中医药产业产生哪些影响?我市如何抓住机遇,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记者采访了市卫计委有关人士。
传承方式 将更多元
中医之学,重在传承。我市认真做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已先后有五批11名老中医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师承带徒20人,有2批6名老中医被确定为省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师承带徒10人;建设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投入240万元建设市中医院张永树、丁秀贝、郭鹏琪和永春县中医院周来兴,德化县中医院曾进德,晋江市中医院许百轩等6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传承人共62人。
2008年,我市开展了对符合条件的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从业人员的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我市已有119人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29人获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解决了我市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从业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问题。
此次《中医药法》改变了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途径比较单一的现状,对中医医师准入制度进行了大力改革,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服务体系将更完善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我市通过“强龙头、固骨干、筑网底”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同时,把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服务。
强龙头。2015年8月10日市中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新院环境舒适,功能齐全,群众满意度提高。
固骨干。 “十二五”以来,我市7个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共完成投资2.5亿元,新改扩建中医医疗机构用房8.2万平方米。
筑网底。截至2016年年底,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室)的数量比2010年提高了10—30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基层总服务量的比例从19%提升到30.3%。
吸引百姓选择中医药
《中医药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目前我市新农合对各级中医医院的报销比例按降低一个医院等级标准执行;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对泉州市中医院(三级医院)按照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这一医保报销政策对中医医院的倾斜力度大,我市中医医院既执行原等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又按降低一个医院等级进行报销(提高报销比例)。
在享有综合医院共性调整的项目外,特提高技术劳务价值高的中医外治、针刺、灸法、推拿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119项,其中112项上调25%,7项上调30%;所有中医院实行药品零售率,但明确不包括中医饮片,允许中医饮片保留加成。
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服务
《中医药法》在中医诊所、中医医师准入等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放宽中医药准入条件。这也意味着,以后中医开诊所将摆脱繁琐的审批,只需要经过备案就能开办诊所。
我市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争取“十三五”期间我市能举办1—2家较大规模的民营中医医院。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
中药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中医药法》明确了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近年来,我市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市医药产业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去年以来,泉州恒达制药有限公司完成旧车间的升级改造,主打品种蚝贝钙片年产量达5000万片,罗裳山制药厂扩建颗粒剂第二条线顺利通过省局新版GMP认证。
我市加强中药质量监管,促进医药产业发展。2015年至今,连续3年部署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近两年抽验情况看,中药饮片不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