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科技特派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但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派驻文成的科技特派员陶正明看来,只要始终怀着“两颗心”,就一定能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这“两颗心”,一颗是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爱心”,另一颗则是对科技服务工作的“用心”。正因如此,他在派驻玉壶镇金星社区角山村八年的时间里,使角山村从产业薄弱村变成中药材产业强村,解决全村100多人的就业,户均增收6520元;帮助村企业走向规上企业,产值从892万元达到2243万元。
陶正明在调查台风损失情况
自2011年接过省科技特派员李林的接力棒,如何继续做好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服务工作,是站在前人的成绩上原地踏步,还是开拓创新性的开展工作,成了陶正明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他先后与文成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和派驻当地的企业进行探讨,对目前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后,他认为,目前文成县中药材种植方面已经没有技术瓶颈,主要是规模、效益和品牌三大因素制约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陶正明看来,只有扩大企业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方面才能更好地帮助文成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说干就干,他对接浙江星坪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为其新增34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引进了“温郁金1号”“湘蕾5号”“黄栀子玉香”等新品种,建立50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同时扩大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的规模,为周边地区农户发展中药材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文成县中药材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但产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好在角山村生态环境优良,中药材种植基础良好,非常适宜发展以中药养生为特色的生态农庄。”陶正明说道,在2013年时,便与浙江星坪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建成文成县乃至温州第一家以中药养生为特色的休闲园。
陶正明扎根山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玉壶镇发展中药材产业,为欠发达地区农户开启了一扇扇致富之门。在他的帮助下,玉壶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2300亩增加到2017年的7500亩,年产值从2010年的95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800万元,中药材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50%以上。并在全县建立了金银花、温郁金、黄栀子、浙贝母、铁皮石斛等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10个、面积3500亩,累计辐射推广15000亩、新增产值近亿元;培训农民1050人次,培养科技人才50人,培育中药材种植示范户105户,培养农民科技二传手60人,解决了山区450人的劳动就业,农民年人均增收4500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也正由此他成为了文成县省中药材产业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
作为科技特派员,陶正明做到了把科技送到群众的手中,让群众看到了科技致富的力量,为山区百姓送去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力量,他表示将继续在科技特派员的道路上,谱写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新篇章。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