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多彩贵州网 2018-09-04 09:59:00

【编者按】今年7月,继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之后,贵州全面发起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 ,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镇远县大地乡党委主要领导团结率领全乡干群转变思想,牢牢把握好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等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高效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脱贫攻坚“整县摘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连日来,多彩贵州网黔东南采编站编辑记者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和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深入一线聚焦黔东南州各级干部群众学懂做实“八要素”和发动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的生动故事,并在多彩贵州网多个平台相继推出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敬请关注。

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本网全媒体记者 田牛强

“我家20亩太子参亩产800至1000斤,按照市场价60至80元每公斤算,每亩至少有4800元收入……”

“我在养鸡场上班去年的收入就超过3万元。”

“你们都不说了,既没有种什么,也没到基地打工,我就在家搞农家乐年收入60万元还算是一般的。”

入秋后,施秉大地上处处是丰收的景象。这不,在施秉县牛大场镇牛大场村种太子参的况江和甘溪乡林下虫草鸡基地打工的田应、在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何家坝开农家乐的曾一洪正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呢。

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近日,记者闻声随黔东南州2018年第三季度新闻通气会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主题采访团走进施秉,与村民群众一起感受丰年的喜悦。

中药材,让群众钱袋鼓起来  

“快看,那一片就是太子参种植地。”在采访车左弯右拐、时快时慢中,记者靠在座椅上陷入半睡状态,当车子到达施秉县牛大场镇时,一个声音把全车人的视线移到车窗外。

车窗外是一大片太子参的种植地,这里就是施秉县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它既是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也是省“5个100工程”。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与太子参种植户况江聊了起来。

况江家住牛大场镇牛大场村,高中毕业后雄心勃勃的前往大城市打拼。没想到,没有技术、资金以及头脑的他只在大城市呆了一年。一年中他的工资收入一直都难以维持日常的开销,无奈只得锤头回到就农村,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太子参种植产业。

“种植中药材,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说起回乡的日子里,况江说虽然苦点但收入比在大城市的多。

原来,况江种植了20亩太子参,就在今年秋收当中亩产就到了800至1000斤,按照市场价60至80元每公斤算,每亩至少有4800元收入。

近年来,施秉县牛大场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用,找准资源优势和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构筑“1+N”产业集聚区。

今年来,该镇中药材面积达高达6.45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规模达6.04万亩,其他药材种植0.41万亩,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162个村民组近3万人,随着中药材市场的日益紧俏,该镇中药材种植有望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虫草鸡,让群众实现务工分红“双丰收”  

离开牛大场中药材基地,采访车来到甘溪乡甘溪村小米屯组“虫草鸡”养殖基地。

甘溪乡甘溪村小米屯组“虫草鸡”养殖基地位于施秉县东部,距县城14公里,因山势沟壑纵横,绿水长流,山上绿草覆盖,灌木丛生,是畜牧养殖业的天堂。

“正因为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优势,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于2017年5月建成了860亩的‘虫草鸡’养殖基地。”甘溪乡甘溪村村支书李玉宝说。

说话间,记者通过消毒室走进了基地。

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走进养殖基地,错落有致的木制“鸡别墅”首先映入眼帘,“生动活泼”的鸡群或是在“鸡别墅”里,或是正在林间到处游走,并且一窝窝雪白的鸡蛋隐约可见。

“基地内有较为茂盛的青杠林和灌木丛,环境清幽,生态良好,建有竹制“鸡别墅”50个,养殖“虫草鸡”5000羽,配套建设基地生产便道1.4千米,管理房1座,安装了监控设备。”李玉宝继续介绍说。

随后,记者看到又从基地消毒室里走来一人,一边提着口袋,一边向林里的鸡吆喝着。

只看到那人用一只手伸进口袋抓出一把食料撒向一块空地,四处的鸡迅速从林子里钻出来飞快的啄着地上的食料。

他就是在基地里做管理员的田应和。

田应和家住甘溪村周家窝组,老伴早年因病去世,现在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又在读大学,没有技术和资金的田应和自然而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现在在基地里做管理员比以前好多了。”田应和说,年轻的时候还能出去打打工,现在五十多岁了,年龄大了,况且自身也没有技术,出门打工也不方便了。现在好了,家门口也能就业,而且干的活也不是很累,每个月还能有2800元的稳定收入。此外,用5000元的特惠贷入股,年底也有2000元的红利。”

据了解,甘溪在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上,主要发动贫困户以“特惠贷”入股“虫草鸡”养殖基地,每1000元为1股,每股每年分红80元,若贫困户入股5万元,每年可获得分红4000元。带动贫困户自行发展“虫草鸡”养殖至少20户100人,户年均增加养鸡收入10000元,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加。

农家乐,让群众乐着发财  

满山坡的猕猴桃、葡萄已经熟了,荷花开了,qq农场火了,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产业也在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里火速生长,昔日的荒山,如今的“果篮”圣地。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能把望城村把诠释得十分完美。因为在“果篮”身后,荷花池间,还有一家家农家乐在传递着丰收的笑声。

在外面打过工的村民曾一洪就是第一批开办农家乐“试水”的人。

看,施秉产业丰收群众笑

“2013年,我们的农家乐开始修建,总共投入了10多万元修建房子,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出资。但是那时候村里面总共有9户人家在做,其他人都不敢冒险。”曾一洪说,后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也有了信心,开始大胆地建起了农家乐,现在全村总共有27户农家乐。

“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从刚开始的每天两三桌到现在的二十多桌,仅去年的收入就达到了60万元,比在外面打工要好多啦。”曾一洪继续介绍说,忙碌的时候,曾一洪还要在村里面请几个工人来帮忙,每天给他们100元至150元的工资,为当地一些没有资金发展的村民提供了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