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往上升 梅花价格落

康美中药网原创 2020-02-28 16:38:59

【前言】2月中旬,西北地区中东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云南等地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13-16日,受寒潮影响,我国短时间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江汉东部、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东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黄淮及东北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增多。

2月下旬,除云南地区气温偏低外,全国天气持续升温,四川盆地东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贵州,江南地区降雨,大部分地区提前20天进入春天,甚至40天。对梅花花蕾的形成很好的促进效果,随着产量增加的冲击,多年高价开始波动。

近几年,绿梅花产量不大、库存薄弱,致使价格节节攀升。2017年绿梅花刷新历史最高价记录,统货售价高达390元;2018年绿梅花价格稳步上升,冲向480元;2019年春,受雨雪天气影响,绿梅花产新进入扫尾阶段时,统货价格来到490-500元,全年行情坚挺。

绿梅花产区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其中安徽黄山歙县种梅历史较悠久,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绿梅花在1-2月寒冬季节产新,此时正是雨雪、冻害等天气多发时期,多少会对绿梅花产出量有所影响。其中下雨对采摘的影响较大,含水量大且晾晒不易,直接影响产量,而今年却是异常温暖,这对梅花的采摘来说却是利好。

气温往上升 梅花价格落

2015年,在绿梅花产新前,受市场货源走销不畅影响,加之产新逼近,持货商积极抛售,致使价格出现下滑,统货价格在230元左右。但在产新后,受雨水天气影响,造成减产,价格出现短暂小幅回升。

2016年,产新天气正常,随新货冲击市场,价格逐步下滑,最低下滑至130元左右;随着用季的到来,药厂陆续寻货,货源走销顺畅,市场库存量逐渐薄弱,价格随之上涨。

2017年采摘时期天气正常,但产新量不大,库存薄弱已成事实,行情持续上涨。并受价高影响,吸引了许多商家介入,产新结束后,价格节节攀升,统货价格最高至390元左右,刷新2013年350元的历史最高价记录。

2018年产新后,新货量依然不大,加之库存的消耗,商家购货力度依旧不减,持货商惜售心理加强,行情稳步上升,最高涨至480元上下。

2019年新年期间,正值绿梅花产新,采摘时节受持续雨雪天气影响,采摘无法进行,上新缓慢,市场备用可供陈货稀少,行情较坚挺。现在市场统货质量不一,价格在450-500元之间,颗粒选货售价在540元上下,一季度末价格松动下滑,价格在年中企稳于450元。

据悉,梅花种植产地不多,且老化严重,可以看出从2016年的药市行情恢复后,绿梅花一直处于上行势头,受益于采收务工人员不多,采摘难度大,支撑了原料价格;产地的集中,也促成了当地闲散资本的关注。

气温往上升 梅花价格落

2020年务工人员返乡滞留时间长,在家帮衬劳动力多,城市高端需求被压抑,由于产地高价促进采收,鲜货采集情况较好,加上天气良好,花蕾密度大,采收容易,新货不断加工上市,高价行情快速滑落,药材市场开市后,统货售价降至320元,颗粒货价格在360元左右,受疫情影响,需求暂时受到抑制,预计绿梅花后市仍难以平静。

(无特殊说明时,价格单位为元/千克)

(撰稿人: 张岳峰 责任编辑: 郑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