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康美中药网原创 2024-11-01 20:08:38

摘要

2024年10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报于2098,环比下跌2.42%,环减51.96点;比上年同期的2018.91点下跌了3.80%,同减82.91点。

10月跌势加大,相比9月,环比的降幅加深7.34点,百分比降幅增加0.39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同比降幅加剧了32.71点,百分比降幅加速1.52个百分点;新陈叠加,大宗占比多,日指数连续下滑。环跌势头保持,且保持匀加速状态。

历年月指数涨跌统计,产新影响下,10月的环比下滑概率较9月高3次,5涨7跌,涨跌持平,下滑年份有2014、2015、2017、2018、2022、2023、2024年;上涨的有2013、2016、2019、2020、2021年。

10月是传统需求旺季,往往是行情变化节点月,随着大宗新货霜降后全面采收,购进跟进速度不一,多空博弈常在下旬经常出现分晓(如2017年,2022年出现10月行情转折),金秋十月,小麦、水稻依次收割,冬麦播种过半,果蔬畜禽也丰富增量,双节过后,价格触顶回调。

上半月小品种在国庆产新期间震荡,部分规格上调好转,但无保持到月末,随着中旬西北品种下跌扩面到几乎全部,并且影响到华北、华中品种下调,下旬东部品种,白芷跌势放缓,白术、白芍等松动,一大波地产大宗快速下调,除少数大宗规格能挺价,鲜品新价报价稍高,形成倒挂,但走动情况并未改善,本期没有明显行情上升的品种,实需走动明显多属于跌价品种。

1.市场评论

农忙已至,正处收获玉米、大豆、花生各种水果的高峰期,北方产新品种进一步增加,期间天气良好,干制速度加快,半干货上市增加,加上需求方投资转向股市、贵金属等,销售压力增加。中秋、国庆部分零售走快,如香料、滋补类,整体供应充足,药食类价高抑制走量,零售消耗无明显拉动性改善。近期药市中企业零散采购下单,按需购进,单量不大,减少因基差走正形成的反向财富效应;全国联采再次开始报数,喜忧参半,一方面要求饮片提质保供,消费升级,价格其次;另外竞争中会对上游利润空间的挤出,是平抑稳定透明供应价格利器,市场逐渐向头部集中。

本期冰球子、猫爪草入库后产地在售不多,市场震荡攀高;西洋参、人参产新结束提前,价走升;羌活、冬瓜子回货后僵持不前,冬瓜皮跟进上涨,细辛、地骨皮保持惜售坚挺;进口仙茅、桑螵蛸、软紫草货少有限;月季花、榧子、预知子小波动;新陈皮、鹅不食草上市走快;天冬产出受关注;百合、百合花产地坚挺,观望生产性结构短缺;龙眼肉保持走畅;鳖甲好转;川芎产地苗损舆情挺价后止升;蒺藜、小茴香、酸枣仁、槐米先涨后疲,走动无法维继。买方对货源挑剔、价格敏感;本期上涨品种走动量并不大,多为惜售挺价,没有明显行情上涨品种。

上半月,草果、酸枣仁、木香、龙眼肉国庆产新期间震荡,菊花受关注,部分规格上调,野菊花、菟丝子、川牛膝、川芎、连翘走动好转,但无保持到月末,随着中旬西北品种下跌扩面到几乎全部,并且影响到华北、华中品种下调,下旬东部品种,白芷跌势放缓,白术、白芍、牡丹皮、浙贝母、延胡索、麦冬等松动,一大波地产大宗快速下调,除少数大宗规格能挺价,鲜品新价报价稍高,形成倒挂,但走动情况并未改善,本期没有明显行情上升的品种。

根茎类情况,本期川牛膝、牛膝、前胡、苍术、黄精、丹参、射干、莪术新加入正式产新;百合坚挺,行情观望种植情况;丹参采挖加快;川牛膝产出速度一般,行情回升;大白术、鲜党参、鲜当归小幅价格回升,与干货倒挂,鲜黄芪、鲜牛膝上市增加;前胡新产地增多,药典预计降标后,合格通过率或提高;射干、紫菀、板蓝根、高良姜、威灵仙、肉苁蓉、郁金、莪术、知母,北沙参、天花粉、白芍、牡丹皮、苦参、骨碎补、徐长卿、太子参、地黄、牛膝、莪术不同程度下滑;防风、地黄今年规模有量;通草止升转落;夏天无、麦冬行情松动;白芍、牡丹皮低规格下滑为主,白芍集市上市减量;白芷产新阶段性休整、跌幅减慢盘整;山药、天麻产地多,处于价乱调整;延胡索、黄芩、半夏、柴胡、木香核心产地行情不振;黄精、白及、重楼、金果榄、白前、白薇缓跌;香附、泽泻、玄参产前下调;果实类菟丝子、火麻仁上新回落;酸枣仁、进口砂仁小滑,鲜酸枣、五味子采收完成;鲜山楂增多,栀子明显松动;瓜蒌类、补骨脂、山茱萸、金樱子、蛇床子、牛蒡子、蔓荆子、五味子、决明子、苏子产新受压;沙苑子临新有量价弱;桃杏仁再次走慢下调;国内外需求疲软,香料整体窄幅震荡,草果产出下滑,香叶回货需少、小茴、丁香震荡,八角产出结束不见反弹,高良姜连续下滑,黑胡椒海外炒作结束转向咖啡,山柰、干姜、砂仁、豆蔻类需求有限;树皮类整体需求不振,地骨皮稳;矿物类、动物类保持平淡,蜈蚣、土鳖虫、僵蚕下调、水蛭有替代规格低价冲击、蝉蜕增产迟缓,桑螵蛸走迟;疫用草类无起色,紫苏、地丁、马鞭草、荆芥、佩兰、青蒿面积大,茵陈、鹿衔草需求低迷,蛇舌草以价换量;伸筋草、垂盆草下滑;茯苓供应有量,时快时慢;月季花减产转坚,菊花陈货足,北京菊产完难反弹,款冬花扩种开启上鲜,明显价跌;金银花、葛花、红花有量价滑,打压新货。疫用类板蓝根、黄连、桔梗、黄芩、金银花等保持下滑。

下跌数大增,使得波动数量增加,涨跌比大幅降低,药农持货盼兑现,鲜货决定后市,加工户观望;西北品种产新增多,成交不过三成;

天气方面:内蒙古、黑龙江北北部开始降雪;上一波海南台风无行情影响;东南沿海又受“康妮”台风形成特大暴雨;西北秋雨夹雪,局地间断性小雨影响交易,整体晴好,采挖进一步增加。

宏观经济:受三次LPR降息政策刺激,一线楼市出现明显短期繁荣,其他领域的改善,期待政策持续释放落地和趋势性加注。10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1%,为时隔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但要持续复苏,还得看需求是否跟上。粮食收购价格情况一般,目前价位有望继续刺激药材生产。

行业动态:为中药进一步价格稳定和透明,提高质量,压降费用,第二批全国中药饮片联采启动填报,市场洗牌在即,强调“优质优价”,注重质量保障、供应稳定性等。但在竞争压力下,仍会降低产品价格,挤出企业利润,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价格压力会更大,本期45个品种,较上次翻倍。新药典在即,近期,酸枣仁、陈皮、砂仁、茯苓等27个品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拟发生变化,更结合实际,利于药材的合格率。近期报道生物公司,流感疫苗逐渐大量投产、大幅跌价,对抗流感的费用非常亲民。

地区方面:安徽、甘肃及周边新货多关注度最高,山东及东北、河北、云南关注度提高,四川、河南、内蒙、东北关注保持,贵州、华南、进口关注少。

部位动态:几乎无上涨大类,仅果实类稍处于上升状态,得益于冬瓜系类拉动,目前不稳,其中的香料也下跌较多;根茎类下跌最大,白芍、黄芩、天麻、延胡索、高良姜等权重品种多下滑;花类下跌其次,辛夷、红花、银花、款冬花使花类重启下滑;全草类跌幅较大,通草、荆芥、蛇舌草、伸筋草、垂盆草等下滑拖累所致;肉苁蓉所在的茎木类小落;矿物类、叶类、树脂类平稳,皮类、菌藻类行情不振;动物类整体价疲,鳖甲等少数滋补品种走快;其他类走动疲软。

2.总指数

202410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报于2098,环比下跌2.42%;比上年同期的2180.91点下跌了3.80%。

从本月内日指数的变化趋势看,202410月底,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日)指数收于2058.83点,较月初下跌3.55%。本月日指数呈现断续式连续下调态势,斜率(跌速)环比加快

10月1日日指数达到本月最高值2134.62点最低值为10月31日的2058.83点。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202410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3.部位指数

本期12个部位分类的价格日指数本月涨跌介于-6.21%至0.59%之间,其中有1类上涨,10类下跌,与上期持平的类别有1类。

本期果实、子仁类价格指数成为唯一上涨的大类,仅上涨了0.59%,本类下跌数量占比超过两成。本期影响较大的品种是冬瓜子、陈皮。冬瓜子上月成为明星品种后,回货增加,销量不畅,逐渐走慢松动;低成本理气药陈皮目前干制不多,小幅上调,后续会逐渐补充。枸杞子较染色严查时开始好转,实需走快;薏苡仁产新良好,进口充足行情下滑;山楂、莲子、芡实先涨后平;桃仁、苦杏仁并无好转、女贞子触底回调,鸡腰型不多。

根及根茎类价格指数跌幅最大,下跌了6.21%,本类下跌数量达到三成,上涨数仅5%;影响较大的品种是白术、紫菀;关注焦点白术上市货品已不少,本月下调了超过三十元,下旬大白术有所反弹,仍未大量产新;紫菀大范围高位变现,直接腰斩,依旧不稳。其他常见百合、细辛价坚;人参、西洋参近期提前结束产新、小批转快,其他常见的半夏、高良姜、天花粉、射干、黄芪、黄芩、地黄、甘草、柴胡、牛膝、白芍、延胡索、威灵仙、赤芍、麦冬等均有下滑。党参、当归、白芷等跌幅减慢、小量反弹,后期仍有新货;上涨的猫爪草控货集中,仙茅、薤白多为小冷品种,少人关注。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部位指数及月涨跌情况

4.功效指数

本月16个功效分类中,无大类上涨,14类下跌,与上期持平功效类别有2类。

16个功效分类涨跌幅介于-5.71%至0.00%之间。化痰止咳平喘药跌幅最大,因紫菀、款冬花行情下滑较快所致。款冬价滑后提前产新,产区外扩,目前行情不稳。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功效指数及月涨跌情况

5.产地指数

本期30个产地价格指数中,仅山东1个产地上涨,24个产地下跌,产地指数涨跌幅介于-6.24%~0.01%之间。

仅有山东上涨,涨幅0.01%近乎持平,只有薤白上调,而芦根、金银花清热类下滑。

河北大幅下滑6.24%,因紫菀、天花粉、瓜蒌、荆芥、射干、佩兰跌幅较大所致,疫用品种连续2年大幅下调。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产地指数及月涨跌情况

6.品种指数

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515个代表品种中,21个品种价格指数上涨,环减8个,104个品种出现下跌,大幅环增26个,持平有390个。

波动总数量增加,涨跌比缩小,从2:5降低到1:5,下跌权重增加。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品种指数涨跌数目及占比情况

与9月类似,2024年10月日指数涨跌幅在[-10%, -5%)区间最多,30个,同区间环比增加3个,与8月相同;其次在 [-3%, -1%)有27个,数量翻倍、 [-20%, -10%)、[-5%, -3%)各有17、12个,基本持平。环比下跌的多个区间数量增加,分布形势形成2个聚集点,上涨各区间稍减弱,向中涨幅区间平均分散;

20%以上的暴跌有8个品种,比9月增加7个,与8月的9个持平,跌幅中心在[-10%, -5%)、[-3%, -1%)两区间;上涨大于20%暴涨仅有3个品种,环比减少1个,涨幅区间转弱,跌幅区间数量占优,多区间扩面。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中药材品种涨跌分布情况

中药材价格指数515个代表品种中,本月涨幅较大的依幅度由大到小有猫爪草、冬瓜皮、冬瓜子、仙茅、陈皮、薤白、川牛膝、预知子、蒺藜、鹅不食草、川芎、小茴香、榧子、鳖甲、百合花、百合、酸枣仁、槐米、月季花、紫草等。

下跌幅度由大到小的产品依次紫菀、天花粉、葛花、蟋蟀、连钱草、高良姜、射干、火麻仁、白术、瓜蒌皮、辛夷、款冬花、延胡索、佩兰、板蓝根、白芷、北沙参、苦参、山药、黄芪等。

涨跌幅排在前20名的品种涨跌情况如下表。

图表:10月品种价格日指数涨跌排行榜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 202410月价格指数涨跌榜代表品规价格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涨幅最大的产品:猫爪草,不断上调到上涨40%,日指数走势来看,走势呈现阶梯上升的态势。

市场保持售不多继续挺价,有商入手购进,仅零星走动,且行情出现上调,目前亳州市场因质量不等多要价在700-750元左右,水洗750元以上,水洗两遍的780-800元,种苗热销,实需走动,勤销快进为主。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猫爪草日指数走势图

 

冬瓜子较上月涨幅缩小,依旧上升28%

月初市场补货不快,供应略显紧张,亳州市场双边货多要价在120-160元左右,单边货报价高达180-200元之间不等,有货商家少,上涨快,涨幅不及上月,要较很乱,而中下旬开始回货,行情松动,走动不前,后市逐渐回落为主。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冬瓜子日指数走势图

 

川芎有苗情,产地挺价小幅上调5%

目前长势较好,但是近期产区有舆情扰动挺价、市场商家比较关注动态,货源走动,行情转稳,现个子价格在19-20元上下,后市不稳。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川芎日指数走势图

 

跌幅最大的产品:紫菀,指数呈现大幅下滑态势,下调44.7%。

亳州集市大幅抛货,十九里价格到25-30元左右,近期各市场商家出售都比较积极,市场货源走动不快,月中的一周行情加大回落30元,亳州市场片价格在30-32元,玉林市场统货价格在40元左右,产量可观,需求平淡,后市不稳。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紫菀日指数走势图

 

清热类天花粉,实需不畅,仍在产新回调3

天花粉临近产新,货源多为按需走销,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陈货质量差,上市量小,现安国市场天花粉小统个报价在20-26元之间,统货30元,分阶段下滑3成,选货价格在33-37元之间,河北货的跌幅较安徽大。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天花粉日指数走势图

 

高良姜出口有限,国内实需不佳,不断下滑22.7%

受调料大范围疲软影响,用量占比不大的高良姜商家近期依然缺乏购货的积极性,市场货源走动不乐观,行情继续下滑,现一般货价格在17 -17.5元之间,无硫货20元左右,广东徐闻产地近期小批出口为主,国内订单在回暖,但仍出售意愿强,货源逐渐走落后震荡,产地含硫货价16-18元左右,好货20元。

10月指数月报:环同双降,降速提高,开启全面下滑

图表:10月高良姜日指数走势图

7.总结

目前各地大面积处于产新中,包括无序非道地生产的,新货的压力和资金的外撤形成的双重压力难以阻挡,上游各地方生产仍以规模和效率为傲,药粮利润的剪刀差,收入动力下,价格刺激下继续蓬勃发展,并且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公司化,且尝试与下游信息化提质对标。

下游压力来自于实需层平淡,中药药检提标情况不多,西普药流感成本降低的挑战,近期政策面舆情上推力不再增;流感舆情提及不多。

无需扩种新产地高价变现压力最大,行情的波动中,库存成本节点,生产成本节点是后期的节点也是心态节点;品种价格的下滑,前期因高价货缺企业按需遴选优质优价商品;虽然普遍化下调,仍有小幅波动间隙,品种生产和经营者应审慎把握产品和震荡机会,多调研集市和产地供应情况,比对手中货物竞争力,决定产品的去留。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