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巡礼|风起岭南 甲子芬芳

中国中医药报 2016-11-16 17:31:10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岭南,中医药高等学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的历史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休戚与共。当几千年的岁月走过,一代又一代先贤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她独特的传统和精神见证着中医药发展的这一切。

六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一甲子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六十年来,广中医人始终保持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竖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广州中医药大学诞生于1956年,但溯溯其前身,则是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办学最早、设施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五年制中医药学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兴办、发展和归宿,是20世纪前半段广东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缩影。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建立民国政府,现代教育体制随之而立。然而,关于医学和药学类的政令中,只字未提中医中药。国内中医中药界很快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敢为人先的岭南人决定首开先河,筹资创办中医药学校。1913年,广州“药业八行”和香港“药业三会”发出筹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宣言书,泣血呐喊:欲保中药,宜昌中医;欲昌中医,宜立专校。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学校设在广州市麻行街,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其“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校训大气磅礴,春雷般吹响了近代中医振兴的号角。1933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对面,建成了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院——广东中医院,即现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此,现代中医药医教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并迅速推广至全国。

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在原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宣告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04年,学校整体进驻广州大学城,进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门学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再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见证了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进步和荣耀,他高兴地说:“中医药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发展于长江流域,复兴在珠江流域。”

薪火递嬗 光耀岐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回顾60年的办学历程,广州中医药大学秉持着岭南人特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重点。现有16个二级学院,26个本科专业,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共有博士点19个,硕士点47个。

经过六十年的努力,学校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支撑、以学科梯队建设为关键的发展新格局。“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六十年最重要的经验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中医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在附属医院设立相应的病区,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2008年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突出,通过率始终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长期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首位。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至关重要。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以开展岭南医学研究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曾应用此方法救治“好军嫂”韩素云,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近年来,学校SCI和SSCI论文数量连年翻番。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数据显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表明学校在关键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学校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勇于担当,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国医大师邓铁涛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

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是此后全国唯一继续从事青蒿素系列研究的科研团队,80岁高龄的他至今仍然坚守在抗疟第一线。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教师出国访学、薪火计划等五项人才提升计划,迎来了人才辈出、名家荟萃的局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4人,其中正高职称369人,副高职称467人。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珠江学者8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广东省名中医84名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以及在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弥高弥坚 善作善成

药香氤氲,千年风雅。广东是改革开放的热土,也是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的沃土。长期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0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中医药强省决定以来,学校举全校之力,精心组织实施服务中医药强省建设“六大工程”,展示出排头兵的风采。

学校现有四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100万人次,年出院总量达17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了以50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专病技术群,辐射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第一、第二附属医院都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均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5年,第一附属医院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享誉全国,医院领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第二附属医院继获得“全国百佳医院”称号后,又连续12年4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构筑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学校拥有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为服务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扬子江药业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由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在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塑造了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有力促进了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又一亮点。由学校建设的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此外,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大医精诚 香播万邦

大道之行,通于四海。广东毗邻港澳,辐射东南亚,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之一。长期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自觉坚守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以先行者的姿态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学校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境外学生达2300多人,就读本、硕、博各个层次,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历年来,学校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海外中医药社团的负责人很多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友,如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美国中医公会会长黄宪生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更是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至今,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成为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抗疟药自由市场的主要药品之一。宋健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合作协议。第二附属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合作协议,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署了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的合作协议。2015年底,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合办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学校积极参加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联盟,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唯一一家中医药院校。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展开合作。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百舸争流的时代。浓郁的书香和多彩的生活交融,理性的思索和青春的激情碰撞。在这激越的旋律中,广中医人始终秉承“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救世情怀和“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发展中医药学术,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建设健康中国砥砺前行。

中医药学,这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国粹,在引领与顺应之间、聚合与吞吐之间、顺天与应人之间、激昂与奋起之间,驾驭着历史机遇,迎着新时代朝阳冲天而起,展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