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至23日,以“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优势与证据 ”为主题的第二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中医药学、传染病学和循证医学专家及企业代表约200人参加大会,研讨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优势与对策。
大会现场
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疾病负担,但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导致死亡,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了解,感染性疾病防治面临疫苗的滞后性、病毒的变异性、化学药物的耐药性等挑战。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增加,菌株变异、多重细菌感染问题突出,应对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国际重大问题。
应对抗生素耐药及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医药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指出,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预防作用、抑杀病原微生物的治疗作用、减轻毒素损害的修复作用、减少化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协同作用,这些优势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加强循证评价研究,为中医药防治感染病提供高质量临床证据”是与会专家们的共识,已有多个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的研究完成。WHO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专家组及政策咨询专家组专家李幼平教授指出,抗感染中成药分类分级体系应与同类西药对接,依据高质量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研制临床循证指南并修改药品说明书,推动确有疗效的中药进入WHO基本药物目录。
采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方法来评价中医药的疗效,用科学的语言诠释中医药的作用规律,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重要任务。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讲到,“中医药走向世界,循证医学是重要的桥梁。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还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评价技术体系,需要国内外、中西医、产学研、基础和临床的协同,要在研究方案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下功夫。”
据了解,会议期间,发布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研制的“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并将完成英文版数据库;发起了“中医药临床研究价值和证据转化效率提升(PROVER)”行动,成立了“中医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国际委员会(CTDRIC)”。
{{item.nickName}}
{{item.createTime}}
回复{{item.parentNickName}}:{{item.commentContent}}
{{item.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