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造假频出 药监局重拳打击

康美中药网-每日经济新闻 2012-07-30 09:11:17

    近日,国内生产假冒伪劣药品的苗头又起。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7月24下午到25日凌晨,广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破获4起制售假药案,缴获假药约121万粒,涉案金额共1.2亿元,其中包括一个跨国、跨省制售假药犯罪网络团伙。

    近日,从国家药监局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市场,到公布去年“11 17”集群战役中涉案药店名单,再到查处“俏妹牌减肥胶囊”等假冒保健食品,药监部门药品打假重拳频出。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的 《2012年第一季度广东药品质量公告》显示,该局第一季度对57个药品生产企业、683个药品经营企业和266个医疗机构的736个品种2577批次药品进行抽检,其中88个品种215批次不合格,多家上市药企生产的药品也被卷入质量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告诉记者,中药饮片造假问题尤其严重,主要是由药材资源紧缺、以药养医、不法中药商逐利心理严重等因素造成。

    “很多人说中医中药治不好病,原因就在于服用了经过处理的,没有实际效用的 ‘伪装药渣’。”据陈其广透露,部分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对药渣采取啤酒浸泡法,或是熏蒸,“伪装”处理成原装药材,重新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期增加盈利。“以药养医也是催生假药频出的原因之一。中药饮片本身盈利空间不大,很难捞到回扣,药材生产商、售卖商便采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中药饮片低价卖给医生,给医生提供赚取高额回扣的空间。”

    针对假药频出,24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 《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北京市药监局相关人士昨日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非法资金的流动进行限制是打击药品造假环节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该人士认为,不法商家在做了违规宣传后,想方设法开通一些专用邮箱及账号,或者通过邮政储蓄的物流渠道,诱骗病患把钱源源不断投到自己的账户上。目前来说,相关的监管机关很难遏制非法资金的流动,因此无法有效管制不法商家制售假药、聚敛财富的行为。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