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增重致使中药饮品变“毒药”

康美中药网-北国网 2012-09-11 08:56:1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曝光了一批生产企业通过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达到增重目的。其中,8家严重违规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6家企业被收回GMP证书,并对其中12家企业立案调查。
 
    一批药企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增重,不具个案特性的事实似乎表明,染色增重正在成为药企谋利的“潜规则”。作为制药企业,他们当然知道用化工制剂给药材加工的危害,抛开化学品的直接毒害不谈,即便是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中药饮片是从中药材炮制而成,同样的药材炮制的方法不一样,其药性和功效会改变。因此,违法染色增重,还可能违背了药材炮制工艺的原理,让中药饮品变成不对症的“毒药”。
 
    药企明知故犯,用昧良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被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是立案调查追究责任,都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然而,倘若纠结于批评与指责,似乎于防范类似事件再发生毫无裨益。因为,染色增重跟其他商品领域的掺杂使假没有什么区别,赢利的冲动来源于“附加”的重量,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出中药饮片市场的乱象。
 
    事实上,中药饮片加工,只不过是中药材加工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泡制改变中药原材的性状,为中药制剂企业提供原料,或者为临床医诊提供单方,初加工的特性决定了行业两头受制的局面,即受制于原料来源与下环节的市场需求。
 
    因此,过多的企业主体,缺少了规则的支撑,注定会制造出恶性竞争的局面,一方面会让药材原料采购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使饮品价格长期走低,挤压掉本就不多的利润空间,迫使企业从非法的途径,释放牟利的冲动。
  
    中药饮片非法染色增重,是企业伦理“得病”、食药品安全“吃药”的又一标本。由此可见,做“良心药”也好,生产“放心食品”也罢,不止是道德与良知的匮乏,更是经济调控与行业监管两重层面上的命题。

 


    本文为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8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