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染硫磺"色"诱消费者 超标百倍危害大

南昌晚报 2013-08-29 10:29:33

最毒枸杞二氧化硫超标上百倍,长期食用损害肝肾

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随着近年来一些食品问题的曝光,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生活实验室,记者选取网友们关注的两个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问题展开实验:一个是市面上枸杞的质量,还有一个是通过酒精鉴别酱油的优劣。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经过检测,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让枸杞的颜色鲜亮有个好卖相,居然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进行人工“化妆”。

实验A酒精可以鉴别酱油优劣?(真)

用酒精可以鉴别酱油优劣,是真的吗?记者从市场上买来三种酱油,单从肉眼上、嗅觉上很难判断酱油的优劣,而且这三种酱油味道、颜色都极其相似。到底怎样才能够分辨优劣酱油呢?记者决定运用网友提供的酒精鉴别方法进行求证。

好酱油与酒精混合产生沉淀物

实验现场摆放着同体积的三种酱油样本。实验前,记者通过专业人士鉴别出二号和三号酱油为优质酱油,一号是劣质酱油。随后,记者准备好三瓶同为150毫升、纯度为75%的酒精,并按照网上的方法,将每一种酱油各取25毫升,然后分别倒入三个装有150毫升酒精的瓶子里,盖上瓶盖充分摇晃使其混合。几秒钟后,装有三号酱油和酒精混合物的瓶中,出现了非常浓稠的沉淀物;装有二号酱油和酒精混合物的瓶中也出现了很多的絮状物,还有少许的渣子挂在了瓶底;可是装有一号酱油和酒精混合物的瓶中没有任何沉淀物。

专家称劣质酱油里不含蛋白质

为什么优质酱油和酒精混合后有沉淀物的产生,而劣质酱油却没有呢?记者咨询专家后获悉,酱油是大豆做成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碰到酒精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出沉淀物。劣质酱油的主要成分则是焦糖色素、苯甲、盐和水,其中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跟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酒精确实可以鉴别酱油优劣。

实验B枸杞太鲜亮是硫磺熏蒸过的?(真)

每年七八月份,正是枸杞丰收的季节,但近来在网上不断有消息称,市场上的枸杞可能经过人工“化妆”。传言称,为了让销售的枸杞颜色更鲜亮,一些不法商贩可能会用硫磺熏蒸的方法,对枸杞进行人工“化妆”。

记者买了6份枸杞5份有问题颜色鲜亮的枸杞,真的会经过人工“化妆”的吗?记者分别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药店、一家土特产摊位和河北安国市正规的药材交易市场,购买了6份枸杞。记者把这6份枸杞样品,送到中国商业联合会农副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这6种枸杞分别进行二氧化硫含量的检测。

记者收到的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检测的6份枸杞样品中,除了在北京药店中购买的枸杞符合国标规定之外,其余5份枸杞样品的二氧化硫含量全部超标!

最毒枸杞二氧化硫超标百倍

根据检测报告显示,记者在安国药材交易大厅购买的两份枸杞,一份二氧化硫含量为68.4毫克/千克,微量超标;另一份为119毫克/千克,超过国标规定两倍多;记者在安国一家药材门店购买的枸杞,二氧化硫含量为540毫克/千克,超过国标近10倍!更令人吃惊的是,记者在土特产摊上购买的元一斤的所谓“枸杞王”,二氧化硫含量竟为971毫克/千克,超过国家标准将近20倍!另外,记者从不法贩子处低价购来的“过磺枸杞”,二氧化硫含量更是高达5030毫克/千克,超过国标规定100倍!

记者将6份枸杞放在一起,观察颜色后发现,最毒的“过磺枸杞”颜色明显要鲜艳很多。

食用硫磺枸杞会导致神经炎

这些二氧化硫超标的枸杞,都是经过硫磺熏蒸的吗?记者电话联系枸杞研究所的马建国部长时,马部长说:“那种超过500(毫克/千克)和600(毫克/千克)的,肯定是拿硫磺熏的。”

那么,食用了被硫磺熏蒸过的枸杞,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呢?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吴小玲告诉记者:“存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食物中的二氧化硫,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它会在我们呼吸道湿润的黏膜下沉积,对我们的黏膜有腐蚀性。长期食用会造成肝脏和肾脏损害,导致神经炎和骨髓萎缩。”

实验C炎热夏季穿红色衣服凉快?(假)

最近天气炎热,各种避暑办法层出不穷,就连穿衣服也有讲究。很多网友表示夏天穿红色衣服比白色衣服更凉快。更有网友对此解释称,红色衣服波长最长,可以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所以穿红色衣服最凉快。那么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吗?

白色衣服加热后温度较低

为此,记者来到了北京服装学院,采访了龚严教授,龚教授告诉记者:“日光是由非常丰富的光波所组成,有紫外线和红外线,紫外线不会给我们温暖的感觉,而红外线照射到我们身上,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升高。”因此网上流传的红色吸收紫外线的说法并不成立。记者分别买了红白两件相同材质的衣服,在北京服装学院进行检测。实验员通过红外线快速干燥器对两件衣服进行实验,将起始温度调到40℃后,从结果看来是白色的衣服温度最低。

白色轻薄衣服夏季最凉快

那么真的是白色衣服最凉快吗?龚教授告诉记者:“从色彩学来说,如果我们穿的是红色衣服,实际上它吸收的主要是黄绿色的光,白色则会反掉所有的有色光,都不会去吸收。”

随后记者又做了一组实验,用三件颜色相同但是薄厚不同的衣服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相对较薄的衣服温度稍低。对此,龚教授解释说:“因为织度越密,保暖性就越好,所以它测出的温度要高;越薄的它的散热性就越好,透气性也越好,所以相对测出来的温度就要低。”看来炎炎夏日,如果想更凉快,我们最好选择穿白色且轻薄的衣服。

实验D用纸巾一秒钟捡起针与铅笔芯?(真)

有网友称,用纸巾可以快速地将针从地上捡起来,是真的吗?记者对此进行了实验。首先随意抽取一张纸巾,将纸巾对折再对折后,用对折后的纸巾覆盖住掉在地上的针,迅速就捡起来了。

为什么简简单单地将纸对折之后,就能够快速地将针捡起来呢?记者采访物理专家后获悉:“用手指去接触针,接触面积非常的小,但是如果用纸包裹住针,接触针的面积就大了,所以就能够将针轻易地捡起来,不至于滑落。”其实除了能够捡起掉在地上的针,生活中还有很多小东西都可以用纸巾拾起来。例如(自动)铅笔芯,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地捡起。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