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道路上的两大难点分析

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3-12-10 09:04:14

中药的国际化之路一直走的不是很顺畅,由于缺乏完善明确的监管标准,在中药材的加工中一直存在却多不合理的环节,造成了假劣药材甚至“毒药材”,现如今,中药国际化是所有人的期盼,行业如何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其中为了延长药材的保质期、外观等,不少商家在加工过程中那个用硫磺熏蒸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这造成了巨大安全问题。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和产地初加工的基本状况大多以个体农户为主,硫磺熏蒸法仍然是传统习用的简便、易行方法。在中药材加工过程中,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杀死药材内的害虫,抑制细菌、霉菌的活性,形成的亚硫酸盐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利于中药材加工贮藏。

中药标准体系的缺失一直是制约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专家分析说,尤其在半成品加工环节,无法通过准确的检验指标来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目前,中药的主要检测方法还是依赖人工检测,就是有经验的专家通过观察、品尝等办法判断原材料的好坏,至于有毒添加物,更是没有相关标准和成熟的检测办法。

为防止滥用或过度使用硫黄熏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通报中强调,中药涉及农业种植、产地初加工和中药工业生产等多个环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规范、非硫熏蒸替代方法和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加强中药材种植户的技术教育培训,保证中药材质量,确保中成药安全有效。

据了解,已制修订完成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收载了中药材及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除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10种中药材及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不得超过400毫克/千克外,其余中药材及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均不得超过150毫克/千克。

除了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加大监管力度以外,企业的自省自律也很重要。前段时间,央视调查发现,广药集团子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不仅其原材料经过工业硫磺熏蒸,造成药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坏,而且还会导致中药材原药残留大量的砷、汞等有害物质,使成分与实际不符。

广州媒体也曾曝光本地发现二氧化硫超标的药材,在几家三甲医院买来的中药饮片,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多个样品含二氧化硫较高,其中一医院所售太子参含硫量高达2080毫克/千克,结果令人乍舌。

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中药要走出国门,必须有标准体系作为保障前提,此外,企业的责任感也极其重要。一旦有相应的规定颁布,企业必须严格实施,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困扰中药行业多年的问题,保证中药的质量,从而使其踏上国际的舞台。

 

本文为康美中药网(www.kmzyw.com.cn)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755-339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