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产酝酿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网络转载 2014-07-24 11:09:32

工信部日前印发《2014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2014年度中药材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的范围,提出建设中药材生产公共服务平台。业内表示,科学规范的产销信息服务体系使中药材市场更加公开、透明、高效,但是需警惕这只是大企业间的“特权游戏”,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提出建设中药材生产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主要是解决道地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质检、仓储和供应等各环节技术难题,包括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供应保障服务平台。《指南》指出,要构建集全国性平台、20个区域平台、100个工作站于一体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构建集全国性信息收集处理中心、1000个信息站点于一体的中药材产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覆盖100种以上常用大宗品种、服务200家以上中药工业企业的中药材供应保障体系。

对此,卓创资讯资深中药材分析师张斌认为,科学规范的产销信息服务体系能够从种植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销售环节更加简捷、高效,信息的公开透明也有利于商家规避风险。若能顺利实施,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将十分明显,下游需求稳定,药厂资金和成本等各方面压力减轻,生产积极性增加,从而带动经销商和种植户的积极性。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该举措的实际推行仍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具体实施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可能演变成小众群体受益,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占据更多的优势资源,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和经销商而言很难分一杯羹。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政策利好有诸多条件限制,部分商家因资金、规模、资质等原因常被拒之门外,久而久之则认为这只是大企业之间的“特权游戏”,从而置身事外。“在药市行情低迷的大背景下,要使下游需求得到改善,行情信息公开透明辅助商家操作,而不是成为少数商家操控市场的工具。中小型企业商家转变认识,从根本上重视和配合相关举措的施行仍是重点。”张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