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网络转载 2021-04-09 10:23:29

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的低温;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方法。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黄芩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播前应精细整地。整地时每亩施2000-3000公斤腐熟厩肥,再深耕细耙,起垄做畦,要求畦面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不做畦。春播一般在3-4月,夏播在6-7月,也可冬播。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深2-3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1公斤。播后浇水,并常保持表土湿润,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6-7厘米高时,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带土移栽补苗。

2、分根繁殖:在收获时选留部分高产优质根茎做繁殖材料。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成若干株,每株带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厘米栽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

二、田间管理。出苗期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注意松土除草。定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时,每亩施稀人粪尿5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6-7月进行第2次追肥时,每亩施磷铵30公斤。第2年和第3年在植株返青后每亩施腐熟饼肥40-50公斤,在6月下旬封垄前沟施磷铵30-40公斤,施后盖土并浇水。